2011年2月20日 星期日

阿拉伯的勞倫斯 《上》背景


1962年拍攝的《阿拉伯的勞倫斯》(Lawrence of Arabia) 永遠排在我的 Top 10 list 名單內,他絕不是一部賣明星、賣攝影技術、賣異國風情的大堆頭電影,以1917~1918年間 T.E.Lawrence(1888-1935)的傳記為主軸,片中複雜的利害關係稱得算是一部政治學的範本,更有一大堆經典對話可以摘錄,年紀越大看起來越有感受,可惜的是現在的 IMDb 投票者年齡逐年降低,使得這部片的排名下降到 51 名。

我初次看這部片時不到 20 歲,當時覺得攝影取景和配樂都是超乎平常之作,可以體會 Lawrence 個性以及心境上的轉變直到最後失望的離開,但全片220分鐘的長度加上複雜的專有名詞,讓我這個東方人不能體會他們在爭什麼?

直到最近幾年嗜讀歷史才能理解「他們在爭什麼?」

《阿拉伯的勞倫斯》的時間背景是一次大戰晚期,而一次大戰的遠因可歸咎為老牌帝國主義的英、法兩國和新進的奧匈帝國、普魯士兩邊的利益糾葛,站在導演 David Lean 所屬的大英帝國角度,有一個說法叫做「三大生命咽喉」,這是指從海外最重要的殖民地 - 印度到英國本土的海運,英軍必須掌握三個足以阻斷航運的狹窄航道,分別是葉門、蘇伊士運河、直布羅陀海峽,《阿》這部片就跟第二個咽喉 - 蘇伊士運河有關。


19 世紀末的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就開始向奧匈帝國靠攏,靠奧匈以及後來的普魯士顧問進行現代化,從片中可以看到 1916 年鄂圖曼在主張全盤西化的凱末爾革命之後已經有飛機,有直通歐洲的鐵路,大馬士革有接近歐洲城市等級的公共設施,另外鄂圖曼靠奧匈帝國的協助在面對蘇伊士運河的阿卡巴(Aqaba)安裝了 12 吋的大砲,隨時可以截斷英國的生命咽喉。

在這樣的背景下,大英帝國想要維護航道安全並在「肥沃月灣」地區立足,必須拉攏鄂圖曼土耳其統治下有如一盤散沙的阿拉伯人,各種族間千年累積下來的恩怨不斷,騎著駱駝揮著彎刀等中世紀裝備的阿拉伯人,四分五裂的阿拉伯人沒有出現類似凱末爾的領袖,對鄂圖曼土耳其的飛機和大砲毫無反擊能力,阿拉伯人骨子裡雖然浮現民族主義想法,渴望恢復 11 世紀光榮的 Feisal 王子 (Alec Guinness 飾演) 其實也有隱憂,他希望英國幫他建立現代武力,但是又擔心英國有更深層的目的。

站在狡猾的英國政客角度來看,Feisal 的疑慮完全正確!但是不便明說。

在這樣的背景下,1916 年英軍開羅情報總部的 Dryden (Claude Rains 飾演) 提拔不受重視的 T.E. Lawrence 中尉 (Peter O'Toole飾演),牛津大學畢業熟悉中東歷史的 Lawrence 會講阿拉伯文,學生時代曾經到埃及、伊拉克、敘利亞等地考古,感性的 Lawrence 將熱情和工作結合為一,認為最終的目的是協助阿拉伯民族自決,他不將自己任務拘限於情報,不贊同上司 (Anthony Quayle 飾演) 提出的現代武器訓練計畫,認為應利用阿拉伯人的比較優勢,大膽提出由他和 Ali (Omar Sharif 飾演) 帶領阿拉伯人越過 200 公里寬號稱死亡沙漠的 Nefud 沙漠,從背後奪下阿卡巴(Aqaba)要塞的計畫。

他的熱情以及協調能力整合了內鬥嚴重的兩大阿拉伯族群,包括一切唯利是圖的 Hwaytat 族酋長 (Anthony Quinn 飾演),完成了前述「不可能的任務」,新任英軍總司令 Allenby 將軍 (Jack Hawkins 飾演) 對他極度肯定,不到 30 歲的 Lawrence 瞬時成為英軍以及阿拉伯人兩邊共同的英雄,不禁志得意滿、目無中人,直到他遭到土耳其人俘虜並慘遭雞姦後,心理遭受重創的 Lawrence 冷靜思考後察覺自己永遠是外來人,決定請調回英國。



這時英法兩國剛簽訂密約,談好戰後瓜分鄂圖曼帝國土地,準備執行第一步驟:佔領對方重鎮 - 大馬士革,在狡猾老練的 Allenby 將軍計劃裡 Lawrence 仍有剩餘價值,他大方的贊助金錢和武器,利用 Lawrence 的聲望整合阿拉伯各族群,激起 Lawrence 內心對土耳其人最深層的仇恨,原本感性的 Lawrence 變成了不留活口的殺手,率阿拉伯人血洗大馬士革!同時完成了上司的目的:讓阿拉伯人流血幫英軍開道。

攻下大馬士革之後,冷靜後的 Lawrence 發現自己費心整合的各阿拉伯部落仍自私自利無法團結,不願成立議會更無能力運作城市,而上司 Allenby 代表的英國只想和法國瓜分鄂圖曼土耳其領土,此時局面根本不是 Lawrence 設想的「讓阿拉伯人民族自決」,Feisal 王子更是認為他穿上阿拉伯服裝內心卻始終以英國的利益為第一優先,他不但各方都不討好更已淪為政客手中的一枚小卒,沮喪的 Lawrence 只好失望的離開這片土地.......

阿拉伯的勞倫斯《下》名言錄以及配樂



參考文章:

  1. Peter O'Toole (1932~2013)
  2. 阿拉伯的勞倫斯拍攝過程

2011年2月18日 星期五

葛雷哥萊畢克台灣之行

source : Stars and Stripes

Andrew Headland Jr. ©Starsand Stripes
Taipei, Taiwan, December 3, 1968: A make-up man puts the finishing touches on actor Gregory Peck before the filming of a scene from The Chairman at Yuan Tung Shih Temple.


最近發現有一篇文章寫著 .......

2011/01/04 06:30【娛樂中心╱台中報導】「台灣之光」李安導演的最新3D電影《少年 Pi 的奇幻漂流》,昨在已停用的台中水湳機場正式開拍,李安帶領約150名老外工作人員,舉行台式開鏡儀式,祭拜供品祈福;拍攝過程十分保密,片場四周以高4公尺的綠色鐵皮高牆包圍,防堵外界進入。

李安執導的《少》片是繼1966年的《聖保羅砲艇》之後,再次在台取景的好萊塢電影。昨早7點45分他現身片場,帶著劇組人員舉行開鏡儀式 .......

這段話明顯是個錯誤,在1966年的《聖保羅砲艇》之後,還有一部電影也曾經來台灣取景,而且男主角是地位更勝 Steve McQueen 一級的 Gregory Peck,然而這部片《主席》(The Chairman) 或譯為《飛越北京》在台的取景規模以及後來的反應都不如《聖保羅砲艇》,以致於現在它完完全全的被健忘的台灣人遺忘了!

Gregory Peck films a movie in Taiwan, 1968

主席》(The Chairman) 這部片導演是以《恐怖角》(Cape Fear) 為代表作的 J. Lee Thompson,敘述美國間諜科學家在毛統治下試圖逃出中國的故事,最早議定在香港以及蘇格蘭拍攝。

拍攝團隊 1968 年 11月月底在香港拍攝時,中國境內文革的激情也影響著香港,左翼工人帶動的民族主義高漲,數千人在拍攝現場周圍阻撓這部片的拍攝,先發表聲明表示這部辱華電影傷害了中國七億人民,上千人在場邊喊著:

"Go Home, Gregory Peck"

TIME 提到這幕讓被視為好萊塢左傾藝人代表的 Gregory Peck 相當傷心,到了 12 月初,拍攝團隊甚至遭到炸彈威脅,謹慎的福斯公司立刻決定撤出香港,剩餘的場景改到福斯公司 1965~66 年曾經去過的台灣補拍。

我借用一段書上的說明

1969年7月1日 (時間顯然跟 Stars and Stripes 的說法不合),美國福斯公司繼《聖保羅砲艇》後來台拍攝《主席》(The Chairman),導演李‧湯姆遜(J. Lee Thompson),以導《六壯士》、《太陽王》成名,這次率紅星葛里哥雷畢克及華僑女星杜秀永等十餘人來台拍片,地點包括指南宮拍毛主席打乒乓球、北投行天宮、基隆漁市場 (又是基隆!) 等地,動用大批藝專學生做臨時演員,演紅衛兵遊行、鬥爭大會及誘騙美國科學家的歡迎大會的場面。但此片來台灣上映兩度遭禁映。因片中出現毛主席和旗幟,違反當時影檢規定

就如書上說明,這部台灣協助拍攝的電影後來遭到台灣禁演,這部片不像《聖保羅砲艇》有明顯的辱華情節,共產黨自始至終扮演壞人的角色,遭禁的原因是「毛主席像五星旗到處飄揚」,到了 1987 年解嚴後那幾年曾經重新上映,那時候除了我這種老骨董派,一般和我同齡的影迷大概不會知道誰是 Gregory Peck!加上劇情實在不吸引人,以至於我現在根本不記得演些甚麼,我倒是記得那天羅東日新戲院大概不到 20 人,其中大多是 40 歲以上的影迷,我只記得遇到一個和我大約同齡不到 20 歲的女影迷,兩人驚訝的互看一眼,眼神是說「你竟然會來看這種片!?」

以較宏觀的角度來看:打著 50 年代巨星 Gregory Peck 主演的《主席》(The Chairman)這部片在當年票房奇慘,同時期大賺的是《逍遙騎士》、《午夜牛郎》這種完全不打明星牌的電影,當時美國各家公司經過市場分析得到的結論是:電影觀眾 80% 在 25 歲以下,而這些人不以看明星為訴求!

從此宣判明星導向的時代正式結束了!

2011年2月12日 星期六

戰爭電影裡的德軍

寒流過境加上昨天應酬宿醉,今天窩在家裡看 Cinemax 播的《奪橋遺恨》(A Bridge too Far) ,童年時期對片名這四個字還稍有印象,今天不談劇情聊其他,只看戰爭片的話,這部片的卡司大概是 1962 年的《最長的一日》(The Longest Day) 之後最堅強的一次了,有 Sean Connery, Michael Caine, Anthony Hopkins, Robert Redford, Laurence Olivier, Ryan O'Neal, Gene Hackman, James Caan, Maximilian Schell, Liv Ullmann, Edward Fox 等,有趣的是演員出身的導演 Richard Attenborough 效法 Hitchcock 在片中演出路人甲的角色。

當年《奪橋遺恨》確實想跟《最長的一日》較勁,比照後者片中納粹軍官部分全部用原裝德國人以德語發音演出,不過卡司比《最長的一日》差了一點,只有原籍德國的 Maximilian Schell 戲分較多,提到《最長的一日》有一個特色就是自家搞 All-Star 也幫德軍辦 All-Star,把影壇演德軍的名演員都叫齊了。


Wolfgang Preiss (1910-2002)

Preiss 是正統德國籍的舞台劇演員,二戰時期也在德國參與戲劇演出,戰後繼續在德國境內演出德語電影,1962 年首次被《最長的一日》看上,他的外型完全符合老美對「納粹德軍軍官」的第一印象,接下來 20 年成為英語片裡此類角色的不二人選。

62 年之後演過《巴黎戰火》(Is Paris Burning)、《戰鬥列車》(The Train)、《大逃亡》(Von Ryan's Express)、《奪橋遺恨》(A Bridge too Far)、《登陸安奇奧》(Lo sbarco di Anzio)、《突襲隆美爾》(Raid on Rommel) 等片,有趣的是看他角色的演進也很有趣,從 55 年在自家德語片裡演暗殺希特勒的 Graf von Stauffenberg 上校演進到 71 年演隆美爾 (Erwin Rommel) 將軍,77 年在《奪橋遺恨》演當過東線戰場南方司令的 Gerd von Rundstedt 將軍,到了 88 年在電視劇裡演德軍征俄總司令 Walter von Brauchitsch。



Werner Hinz (1903-1985)

Hinz 也是德國人,他的背景以及成長模式幾乎和 Wolfgang Preiss 相同,差距在他比 Preiss 還要大 8 歲。

因此他 55 年就在前述德國版《暗殺希特勒》(Der 20 Juli) 裡演呈現半退休狀態的 Ludwig Beck 將軍,輩分比同一部片裡演 Graf von Stauffenberg 上校的 Wolfgang Preiss 高了好幾級,1962 年他參加《最長的一日》飾演隆美爾將軍,從上面這張照片來看,禿頭的他帶上帽子還真有點像,Hinz 演出 Rommel 這個西方最熟悉的一位將軍比 Wolfgang Preiss 早了 9 年。


Curd Jürgens (1915-1982)

Curd Jürgens 也是德國人,也是舞台劇演員出身,我記得國內翻譯成「寇尤寧斯」,和前兩人不同的是他二次大戰期間因拒戰遭到納粹囚禁,二戰結束之後他繼續演藝生涯,私下則離開德國歸化奧地利公民,1955 年因德語片《魔鬼將軍》 (Des Teufels General) 受到注意跨入英語片市場,57 年連續演出 (Bitter Victory)、《海底喋血戰》(The Enemy Below) 兩片,尤其在後者他演出和美軍驅逐艦長 Robert Mitchum 較勁具有騎士風範的 U-boat 潛艇艦長廣受好評,奠定他德軍軍官的形象,後來又演了《最長的一日》、《不列顛空戰》(Battle of Britain)、《刺客》(The Assassination Bureau) ,以及南斯拉夫政府邀請西方明星拍的 (Bitka na Neretvi) 等片。

和其他幾位比較起來 Curd Jürgens 形象不僅限於德軍,他戲路相當廣,還演過《007海底城》(The Spy Who Love Me) 裡的德裔大魔頭,甚至在《六福客棧》(The Inn of the Sixth Happiness) 裡演中國人


Peter van Eyck (1911-1969)

關於 Peter van Eyck 我曾經在法國片《恐懼的代價》裡提過,從 van 可以看出他沒有猶太血統問題,論血統他是真正的德國人,不過 Peter van Eyck 卻在 1931 年希特勒上台之前就離開德國周遊列國當浪人,待過法國、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古巴等地,最後到達美國被大導演 Orson Welles 看上,因此二戰期間身為德國人的他已經在敵方美國拍 Billy Wilder 執導的《開羅諜報戰》(Five Graves to Cairo) 裡演德軍了。

Peter van Eyck 雖然只比 Wolfgang Preiss 小一歲,但是他 40 年代才三十幾歲就開始演德軍,當時年紀加上嚴厲的外型適合演中低階的軍官,參與的作品有 1951 年拍攝的《沙漠之狐》(The Desert Fox)、《冷戰諜魂》(The Spy Who Came in from the Cold)、《雷瑪根鐵橋》(The Bridge at Remagen)、《攻擊》(Attack) 以及前面提及的德軍明星片《最長的一日》。


Richard Münch (1916-1987)

Richard Münch 在德國算是比較小咖的角色,但是他的外表實在太符合鄉民對德軍的印象了,大致就是腦筋聰明、直覺銳利、邏輯正確、言詞苛薄、執行殘忍,62 年他也獲得參加《最長的一日》演出的機會,片中他飾演戰前唯一破解英國密碼的幕僚,Richard Münch 這位小咖的戲份比前述的幾位將軍還多,也藉此把他介紹給美國市場。

接下來,他又參加《雷瑪根鐵橋》、《戰鬥列車》的演出,到了 1970 年在《巴頓將軍》裡升級到飾演希特勒最器重的幕僚 Alfred Jodl。


Hans Christian Blech (1915-1993)

Hans Christian Blech 以臉上有傷疤而著名,他的外型只適合演出德軍老兵,不過跟前面幾位比較起來 Hans Christian Blech 可以驕傲的說他才是真正在二次大戰拿槍打仗的德軍,他曾經在東線戰場服役並留下傷疤,二戰期間幫美軍拍紀錄片的俄裔導演 Alexander Litvak 在 1951 年在德國實地拍了《血戰萊茵河》(Decision Before Dawn) 這部入圍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戰爭片,飾演投機老兵的 Hans Christian Blech 演技非常搶眼並藉此跨入英語片市場。

除了必修的《最長的一日》裡飾演第一個發現盟軍登陸的少校,讓觀眾印象最深的是《坦克大決戰》(Battle of Bulge) 裡好戰的 Robert Shaw 身邊那位厭戰的老兵,作品還有《雷瑪根鐵橋》、《諜艦》(Morituri) 甚至他參加 Ingrid Bergman 的《貴婦怨》(The Visit) 演出,劇中身分也是軍官。


2011年2月9日 星期三

An American in Pyongyang

這個過年除了大樂透順手買了這片 DVD:這是紐約愛樂 2008 年 2 月在北韓平壤 107 分鐘的現場演奏會錄影以及 52 分鐘的記錄片。

我工作上有非常多的南韓朋友,過去在中國也認識了很多朝鮮族的朋友,加上天生具來的逆向思考,一直對北韓這個國家有濃厚的興趣,2005 年 12 月我的平壤之旅被老美檢查核武進而告吹,和這個國家失之交臂,不過已經有認識的供應商順利進入平壤,希望我早日達成這個奇怪的願望。

這場音樂會 Lorin Maazel / New York Philharmonic 的選曲儘量大眾化,看得出來有個性的暴君 Lorin Maazel 相當珍惜這個機會,用平緩的語氣逐一介紹演出曲目以及背後的意義,演出曲目有 Dvorak "From The New World", Gershwin "An American in Paris", Wagner "Lohengrin" 有趣的是獲得最多掌聲的是 Bizet 阿萊城姑娘裡的 Farandole,我在想北韓可能跟我們一樣把這首進行曲改編成小學生課本裡的愛國歌曲,所以知名度超過其他幾首名曲。

不過我最感動的卻是紐約愛樂演奏自家老指揮 Leonard Bernstein (1918~1990) 作曲的 Candide Overture,Maazel 告訴全場這首曲目的由來,他可以推測曾經指揮過東西德統一音樂會的 Bernstein 一定很喜歡今天這種音樂會,然後 Maazel 角度稍稍向上高喊 Maestro!Maestro!Maestro!please take over!然後他自己離開讓樂團自己演出 Candide,彷彿活蹦亂跳的 Bernstein 又重現指揮台。

這場音樂會的安排的最高潮是安可曲《阿里郎》,第一次聽到相當感動,後來改聽南韓樂團演奏的版本之後就覺得紐愛把它演奏得太陽剛了,這種民族音樂還是交給當地人最實在。

另外那 52 分鐘的記錄片也非常可貴,除了料想得到的團員的抱怨聲之外,讓我們發現平壤也有演奏西方音樂的交響樂團,效法百年前的維也納愛樂只有一個女性團員,在 Maazel 指揮下演奏了一小段老柴的《羅密歐與茱麗葉》,有一段紐約愛樂團員在當地直接指導學生,然而學生的回答卻是「和我們老師說的差不多」、「我們也有頂級不輸美國的教授」,帶著破冰任務的紐愛團員多以讚美代替批評不願繼續爭執下去,對所謂「鐵幕」感觸良多!

2011年2月7日 星期一

Maria Schneider (1952-2011)

1972 年名片《巴黎最後探戈》女主角 Maria Schneider 不幸因癌症去世,小時候這部片只聞其名不見蹤跡,因為它曾經名列新聞局的禁片名單內,當時我一直有個疑問是:同一年才拍《教父》那位老邁的 Marlon Brando 怎麼可能在這片裡和 20 歲的法國少女演全裸戲?

2009 年我在香港 HMV 才第一次看到這部片的 DVD,馬上買回家解答多年的疑惑。

播放這首 GATO BARBIERI : "Last tango in Paris" 作為紀念

2011年2月1日 星期二

John Barry (1933-2011)

又一個 20 世紀的配樂大師辭世,第一個直覺是想聽他的 Out of Africa,對於他辭世的感觸尤其深,像 Erich Korngold, Max Steiner, Dimitri Tiomkin 那一輩我只能從前人留下的影音或文字資料裡拼湊,像 Bernard Herrmann, Alex North 那輩只見到他退隱後老邁模樣,但是 John Barry 歷年作品卻是陪著我這輩一起成長的,童年時聽他的 007 系列, Born Free,青少年時聽他的 Somewhere in Time, Out of Africa, Dances With Wolves,近幾年偶而還會從報上看到關於他的新聞,沒想到今天卻驚傳突然心臟病去世,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