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9日 星期一

好書推薦 Little Caeser - A Biography of Edward G. Robinson

I'm not so much on face value, but when it comes to stage value, I will deliver for you

-Edward G. Robinson


之前提過我認為演技最好的男演員是一輩子從未被 Oscar 提名的 Edward G. Robinson (1893~1973),演什麼像什麼,我看過大約 10 部作品,身高不到 170 公分外表極度不起眼的 Edward G 克服上天條件,天賦稟異的 Edward 出生於羅馬尼亞 10 歲才移民到美國的 Edward 能講六種語言,唸到法律系畢業後選擇改念戲劇,除此之外,他在 1930 大蕭條時代開始收集 Pissarros, Monet, Degas 等大師印象派名畫,而且自己就是一個稍有名氣的業餘畫家。

Karl Malden 的傳記裡極為尊崇 Edward 這位大哥,Karl Malden 提到一個很吸引人的故事,Karl 1965 年在美國以海鮮聞名的 New Orlean 拍攝《龍蛇爭霸》(Cincinnati Kid) 時,Karl 抱怨剛崛起的 Steve McQueen 難以相處,反之,年紀最大的 Edward 顯露出大哥風範,有次 Edward 邀他一起用餐,Edward 開車一小時穿越叢林密布的郊外到了一棟遺世獨立的殖民時代法式農莊,內部全部由黑人服務生穿著燕尾服侍候,在那個金恩博士還帶領黑人進行罷工運動的時代,Karl 起先有點疑惑,後來卻吃到了他畢生最美味最難忘的一頓海鮮大餐。

我發現 Edward G. Robinson 的故事非常吸引人,他是出生於羅馬尼亞原姓 Goldenberg 的猶太貧戶,20 世紀初羅馬尼亞皇室訂定對猶太人的加稅條款,因此他父母決定帶著六個小孩移民新大陸,排行第五聰敏過人的 Edward 進入紐約市立大學在 1914 年拿到法律學士,原本有機會進入名校 Columbia Univ 進修碩士學位,但是他決定學習戲劇,走那個時代舞台劇演員途徑,在 Broadway 舞台上度過 1920 年代。

1930 年經濟大蕭條開始,Edward 的演員生涯卻漸漸走向高峰,1930 年拍的低成本警匪片《小凱撒》(Little Caeser) 在不景氣加上黑道橫行的時代卻瘋狂賣座,Edward 一躍成為全國知名的明星,他成為專拍警匪片的華納公司的招牌演員,Little Caeser 也成為跟隨他一生的綽號,

在戲外,Edward G Robinson 是一個立場偏向民主黨的政治狂熱者,中學 14 歲就開始支持選舉活動,到了 1930 年代的法西斯時期,原籍東歐羅馬尼亞的 Edward 無法容忍好萊塢乃至整個美國的中立政策,他在 1936 年帶頭發起 56 名演員組成 Anti-Nazi League,阻止多位與德國納粹關係密切的導演、演員、製作人如 Leni Riefenstahl, Louisa Ulrich 訪問美國。

在好萊塢的另一個極端,演過《光榮之路》的法裔美籍男星 Adolphe Menjou 在 1936 年應希特勒邀請去參加柏林奧運,可想知必然遭到猶太裔 Edward G Robinson 的砲轟,兩人間的恩怨種下了 Edward 在 1940 年代末遭到右派麥卡錫主義修理的遠因。

另一方面,1938 年他卻專程前往墨西哥拜訪他愛幕的流亡蘇俄革命家托洛斯基 (1879~1940),和好萊塢偏右派 Gary Cooper 以及持反戰主義的 Victor McLaglen 立場對立,這些實際行為也成為他戰後被指為共產黨的證據。

看這本書我才發現一個小插曲是《戰地鐘聲》一片裡飾演反佛朗哥美國人的 Gary Cooper,實際上卻是一個百分之百的佛朗哥支持者,有趣!

二戰期間,可以想見狂熱的 Edward G. Robinson 是個不容懷疑的愛國者,他甚至是 D-Day 之後第一個抵達諾曼第勞軍的演員,另外他極度推崇史達林紅軍在二戰期間的貢獻,曾經在美國出席多場與蘇俄有關的大型聚會,在本業方面 1944 年演出他畢生代表作之一的《雙重保險》(Double Indemnity)。戰後到 1947 年之間,Edward 又演出了兩部高評價的電影 《蓋世梟雄》(Key Largo), All My Son

到了 1947 年底發生 180 度反轉,麥卡錫主義伸入好萊塢,他被一位 B 級片演員 Ronald Reagan 加上 Howard Rushmore, Adolphe Menjou (還記得他嗎?) 三人領導發起的極右組織 SAG (Screen Actor Guild) 指責與蘇聯共產黨有密切關係,之前十年看似合理的行為全部變成了親共的證據,包括英國明星 Charlie Chaplin 在內的多位遭點名者都選擇離開美國,美國籍的 Edward 多次傳訊都堅決否認曾經加入共產黨不能退縮離去,30 年代非常欣賞 Edward 的 FBI 局長 Edgar Hoover 心中自有判斷,接下來數年 Edward 遭到各大製片公司抵制打入黑名單,1950~1956 年間 Edward 遭到片商打壓,曾經狂妄的 Little Caeser 只能在 B 級片裡打滾,直到 1956 年大導演 Cecil DeMills 點名要他參加世紀鉅片《十誡》(The Ten Commandments) 演出戲分重要的 Dathan 一角,Edward G Robinson 才自認重獲新生。


1960 年代 Edward 的紅色污名漸漸獲得洗刷,他的年紀以及體力卻已經無法演出第一男主角,我推崇的代表作是 1965 年的《龍蛇爭霸》(Cincinnati Kid),他飾演流露自信的老牌賭王,打敗了年輕崛起的 Steve McQueen,除了演技,我非常喜歡他在這部片裡流露的表情 (上圖)

前述 Karl Malden 跟著他到了法國殖民時期農莊裡吃到「畢生最美味最難忘的一餐」時,我想像小他 16 歲的 Karl 對他流露的崇拜表情,已經飽經滄桑後 Edward G Robinson 顯露出的自信表情。

後記:

1。Edward G Robinson 在 1973 年 1 月 26 日因癌症去世,一個月後的奧斯卡金像獎補頒給他終生成就獎

2。令眾演員聞之色變的 B 級片演員 Ronald Reagan 後來當上總統,去世後更成為一艘航空母艦的名字

3。好萊塢的麥卡錫時代值得另文討論

2011年12月10日 星期六

Barbara Kent (1907~2011)



今年我買了一套 Greta Garbo (1905~1990) 的作品集,其中有一部是 1926 年拍攝的 Flesh and The Devil,這部默片是 Garbo 到達好萊塢第一年的作品,這部電影近年被翻譯成《肉體與惡魔》,我給予非常高的評價。

不可思議的是這部片第一女配角,飾演迷戀男主角 John Gilbert 卻被當小妹妹看待的 Barbara Kent 一直到最近才辭世,享壽 104 歲!被認為是默片時代最後一位女星辭世,原籍加拿大的 Barbara Kent 在 1925 年當選好萊塢選美冠軍,在完全沒有戲劇訓練的情況馬上被求才孔急的環球電影簽下,接著就在多部電影裡露面了,不過就像《萬花嬉春》這部片所形容,1933 年進入有聲電影時代對影壇進行一次淘汰賽,Barbara Kent 在 1935 年就離開影壇了。

Barbara Kent & Harold Lloyd


Barbara Kent 除了 《內體與魔鬼》另一部值得一提的作品是 1930 年和默片名演員 Harold Lloyd (中文翻譯為夏勞哀或羅克) 合演被認為近代史辱華第一名片的 《不怕死》(Welcome Danger) ,這部電影現在已被淡忘,在 1945 年之前的中國《不怕死》卻是知名度最高的外國片,片中敘述 Harold Lloyd 飾演的植物學家在舊金山中國城內稽查販毒集團的故事,當然也出現了女人小腳, 男人留辮子抽鴉片等場景,套句現在的用詞:「傷害了民族的情感」,最後逼到 Harold Lloyd 親自出面發表聲明向中國觀眾道歉。

Barbara Kent Dead at 103: Last Adult Hollywood Silent Film Performer

2011年12月8日 星期四

Harry Morgan (1915~2011)


曾經演過《日正當中》(High Noon)、《光榮何價》(What Price Glory)、《外科醫生》(M*A*S*H) 等名片的老牌演員 Harry Morgan 以 96 歲高齡辭世。Harry Morgan 的外型只能演出男配角的角色,最為人所提及的代表性演出是他 1972 年在《外科醫生》片中的演出,1970 年已經過了明星時代,外型不突出的 Harry Morgan 留下了他最為人所稱道的代表性作品。

可惜的是我曾經在大約 20 年前看過《外科醫生》,片中的美式幽默超乎我當時的理解,因此對 Harry Morgan 的代表作印象不深,比較有印象的是他在《日正當中》片裡演出現實的角色 Sam,原先很熱血,現實的老婆插手加上考量 Gary Cooper 可能是輸方之後,決定袖手旁觀。

左圖是 Harry Morgan (右) 更早之前 1943 年在一部高評價的西部片 The Ox-Bow Incident 裡和老牌明星 Henry Fonda 一起演出。

2011年12月4日 星期日

《賽德克巴萊》觀後心得

今年 9 月初我有幸近距離和魏德聖接觸,和他聊天,聽他講解台灣電影的過去和現在,還拿到了一張 A4 大小的宣傳小海報 (下圖)。當然!我答應魏導演一定要花院線片的錢去衝高《賽德克巴萊》的票房,關於劇情介紹方面,網路上至少好幾千篇敘述文章,我就不再多述了。


直接談一下我對《賽德克巴萊》這部片的各種心得:

首先,不到 100 年前在台灣本土上發生的霧社事件堪稱「台灣的斯巴達克斯起義」,絕對有理由成為吸引全民注意的話題,2003 年起魏導演早就為這個主題所深深吸引,就差資金到位,魏導演恨不得把這個在心裡翻攪多年的故事變成眼前的事實,就因為有如此的背景,當資金到位夢想得以成真時,魏導演珍惜每一個片段每一個主題捨不得將影片剪輯成 2~3 小時的標準長度,而變成了罕見的 4.5 小時 (270 分鐘) 尷尬長度,或許製片團隊想要賣兩張票,但是也出現網路上最引人詬病的剪輯 / 版本問題。

先談一下我對這部片的負面看法:

1。下集失焦:

真正偉大的戰役電影不需要整場殺不完,戰役在精而不在多,例如敘述羅馬帝國「斯巴達克斯起義」的《萬夫莫敵》,另外《光榮之路》,《搶救雷恩大兵》、《來自硫磺島的信》,能讓觀眾害怕的是等待的恐懼,而不是不斷的打殺。《賽德克巴萊》上集的篇幅用來介紹一個陌生的故事給觀眾,介紹歷史背景,介紹莫那魯道,鋪陳霧社事件發生前的氣氛,集氣多時後爆發出一場霧社大屠殺,很好!下集的故事相對單純,卻耗用了跟上集相同的長度,打不完的戰役讓觀眾失焦了。

下集可陳述如下:
1.霧社事件後賽德克族採取不守基地「來去如風」的游擊戰術,
2.鎌田將軍以毒氣彈應付,造成族人重大傷害,
3.(曾經訪日見過日軍實力的)莫那魯道看出無法打贏現代武器,決定棄戰選擇死亡。

我認為(1)部分安排太多場原住民大勝日軍的戰役,反而失焦,另外(3)的部分實在是拖延得太長了,片長遠大於觀眾期待,回顧一下有多個橋段都可作為這部電影的結束,卻出乎意外一再延長,這部分明顯是剪輯的問題,捨棄不必要的片段才能讓故事更有力。

2。巴萬角色可議

巴萬是下集非常重要的角色,觀眾在上集都能看出他是賽德克族青少年最強的一個,下集日本人都發現他是一個體力過人的青少年,有一幕他扮演箭靶衝過吊橋引起日軍圍捕,這樣的梗很好,符合觀眾心裡的看法,但是最後一戰他卻能拿著機關槍在成人戰場裡如入無人之境,說真的.... 太超過了。

3。特效

這一點很感慨,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台灣至今的電影業規模養不起電影特效工業,這次沒經驗的魏導演搭配首次合作的日韓團隊,面對的卻是被好萊塢夢工廠訓練多年的台灣觀眾,辛苦了!


之前在《海角七號》我就提過魏導演強在對個人角色性格的雕塑,遠遠勝過國內其他導演,其他優點有以下幾點

1。選角成功

我認為出身平民的魏導演對演員的直覺是全台灣無人能及的,從《海角七號》的茂伯、勞馬、代表會主席,為什麼每一個都能成為長期的話題人物?因為魏導選角實際且完全背離電視走的明星路線,他又能逼出這些業餘演員潛能,這次《賽德克巴萊》又得到實證,從林慶台牧師以降,年輕莫那魯道、巴萬、達多、鐵木瓦立斯、日本將軍鎌田彌彥,每個角色的選角和個性敘述都很洽當。(註:林慶台牧師竟然是羅東人,跟我同一小學的學長)


2。考證精實

電機系出身的魏導演明顯有著理工人的潔癖,不願輕易屈就,從小地方可以看出魏導演對每個小細節的重視,這些有其他人在討論,我就不多言了。


這是第一次看到魏德聖導演也是第一次看到台灣電影業做了超乎原有格局的大膽嘗試,用台灣電影史最高的預算,找來外國團隊引入好萊塢等級的特效,好萊塢等級的運鏡,好萊塢等級的配樂,好萊塢等級的行銷,然後主動的向世界各國行銷,偉哉!

要談票房的話,今年《那一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意外竄出成為 C/P 值更高的成功個案,從更宏觀的角度來看,魏導演《賽德克巴萊》顯露出的企圖心對台灣電影界的重要性,將更具歷史意義。

2011年11月26日 星期六

Apocalypse World War 2 播映會

最近終於逮到機會把 DVD player 提升為藍光機,第一場試撥大會就是播放我年初在珠海買的《二次大戰啟示錄》(Apocalypse - La 2ème Guerre Mondiale),外表有點像 Discovery 的背景色,實際上這是 National Geographic 播出的那一套。


《二次大戰啟示錄》(Apocalypse: - La 2ème Guerre Mondiale) 實際上是法國國家電視台 (France Television) 在 2007 年 9 月開始經過將近兩年半時間完成的紀錄片作品,靈魂人物是 Isabelle Clarke, Daniel Costelle 兩人(下圖),製作小組從總長 670 小時的二戰時期紀錄片裡剪輯出 6 小時的作品,再加上其他處理,Daniel Costelle 提到過去我們印象的二戰紀錄片太偏向美、英兩國軍事記者的作品,法國取得這 670 小時記錄片最大的來源是隸屬法國陸軍的電影資料館,另外還包括大量未正式公開的軸心國作品以及業餘人士作品,具有豐富電影製作經驗的 Isabelle 自嘲和希特勒一起工作了兩年半之後,剪輯出最後 6 小時的作品。

女性的 Isabelle 特別提到真實戰爭的殘忍是無界限的,使得他們必須刪除了許多原本想使用卻過於殘忍的片段,例如有一段是太平洋某小島上的戰爭之後,美軍用虎鉗拔下陣亡日軍金牙的影片 (註 : 結果這一段被對手《二戰全彩實錄》採用了),Isabelle, Daniel 篩除這些殘忍片段後再交由法國國家電視台將這 6 小時精華影片還原成彩色作品。

這兩張藍光片裡除了 6 小時內容還附上一些 Bonus,其中有一小時的節目特別介紹了法國電視台對於《二次大戰啟示錄》此一專案的作業甘苦談,製作人提出:「我們剪輯後除了全力修復影片破損,並將記錄片還原為彩色,因為彩色才是當時每一個攝影師眼睛看到的真相!」

還原這六小時影片的功力就是這套紀錄片能夠如此吸引人的關鍵所在了!

Daniel Costelle, Isabella Clarke
法國人做事嚴謹有如他們的頂尖工藝品,例如各國軍種服裝、行政制服、皮鞋、鋼盔是什麼顏色?製作團隊找到美國 San Diego 有一個世界各國軍事行政制服博物館協助對照顏色後再做上色作業,各戰場的草地樹林顏色也都找來有關書籍確實考證後再恢復顏色,其他如武器、建築、民用車輛、動物、家具也都找來各行專家協助還原原始顏色。

類似的問題是配音,早年的記錄片收音不良,有些甚至是默片,這六小時的節目必須重新配音,除了電視台擁有的豐富資源之外,特別提到例如 B-25 轟炸機引擎聲,88 自走砲砲聲這類問題,也找來武器達人協助作出最正確的音效!

一向對政治沒興趣的法國導演 Mathieu Kassovitz 看到製作小組拍攝的毛片之後,表示他第一次發現「二次大戰也可以煥然一新」,於是他答應擔任這部記錄片的法語配音員。

《二次大戰啟示錄》(Apocalypse: - La 2ème Guerre Mondiale) 表現出來的質感遠勝過美國 90 年代草率塗色後的彩色電影,我還記得 1990 年代第一次有人嚐試將《北非諜影》上色成為彩色片時,引來美國影壇的群起撻伐,認為草率行事反而褻瀆了藝術品,因為我還記得我第一次看的《北非諜影》就是華視播的彩色版,如果能改交給法國國家電視台執行呢?

這套作品耗資約 400 萬歐元,2008 年下半年即將完成時已經引來將近 20 多國的電視台洽詢購買播映權,主要是歐洲各國公共電視台,我們比較熟悉的買主莫過於 National Geographic 以及 NHK,沒有取得播映權的 Discovery 立刻啟動英、美團隊模仿 France TV 製作了長度 12 小時的《二戰全彩實錄》(WW2 in HD colour) 與之抗衡



法國電視台一開始就想把配樂委託作動畫配樂見長的川井憲次 (Kenji Kawai),身為二戰日軍後代的川井一開始對這個邀請感到困惑,和 Mathieu Kassovit 一樣,看過影片之後他決定接下這個任務,接下來川井停止一切對外的接觸,他整天浸淫在戰爭影片中,有一段日本遭轟炸後被救出的兩歲男童困惑的眼神啟發了川井,他把這段音樂主題設定為恐懼、困惑,回首《二次大戰啟示錄》這部作品,他作的主題音樂我認為是這套節目的一大強項。

2011年11月6日 星期日

第一代性感女神 - 麗泰海華絲

上一篇談到《迷魂記》文章稍稍扯到了性感女神 Rita Hayworth,剛好今天 Cinamax 敘述艾森豪將軍傳記的《諾曼弟大風暴》(Countdown to D-Day)片中,在諾曼弟登陸戰之前,最受官兵歡迎的消遣活動就是看 Rita Hayworth 的電影,趁熱來談談這位 40 年代的軍中女神。

《刺激 1995》這部電影的英文名字是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是一部以 1946 到 1960 年代為背景的小說,Stephen King 在 1982 年出版的原始書名卻是 Rita Hayworth and Shawshank Redemption,1995 年電影公司將前面的 Rita Hayworth 拿掉,Rita Hayworth 是什麼呢?

"Rita Hayworth" 曾經在《刺激 1995》影片裡出現,有一幕 Morgan Freeman 等眾囚犯屏席以待看著電影時,忽然出現有一個美女甩頭髮後現身,台下隨即爆出一陣歡呼聲,那個甩髮美女就是 Rita Hayworth,另外 Andy 遭三姊妹毒打後得到的禮物就是 Rita Hayworth 的大型海報 (見下圖),後來 Andy 將這張海報貼在牆上掩蓋挖牆行為,不過他順利越獄時海報已經換成 60 年代的性感女神 Raquel Welch (中譯:拉蔻薇芝)


Rita Hayworth (1918~1987) 小時候受過舞蹈訓練,跟那個時代的舞后 Ginger Rogers 有遠親關係,12 歲的 Rita 就被福斯公司發掘在歌舞電影裡演出配角,漸漸身高 168 外表突出的 Rita Hayworth 鋒芒畢露無法藏拙受到矚目,當時實力較弱的哥倫比亞公司看上她,把她改造成為外型搶眼的性感女神,期望她接下首席女星 Jean Arthur 的地位,成名之作是 1941 年和舞王 Fred Astaire 合演的歌舞片 You'll Never Get Rich,Rita 被稱為「愛之女神」(The Love Goddess)或「美利堅愛神」(The Great American Goddess),1941 年也就是美國介入二戰那年,Rita Hayworth 的海報成為各部隊裡不可缺的要件。

1946 年她和 Glenn Ford 演出《姬黛》(Gilda) 這部最為後人熟知的黑色偵探片(Film Noir),也就是《刺激 1995》裡 Morgan Freeman 看的那一部,這部片不難找到,敘述 Glenn Ford 流浪到阿根廷賭場工作,卻意外發現德裔老闆的女人就是自己昔日女友 Rita Hayworth!江湖性格濃厚的 Glenn Ford 不願低頭硬要殺害老闆搶回昔日愛人 .........

到了 1950 年代,Rita Hayworth 沒有留下什麼代表作品,難以轉型成為演技派女星,運勢漸漸走下坡,就如上一篇提到:哥倫比亞公司培養了外型相近又小她 15 歲的 Kim Novak 來接替她,Rita Hayworth 當時也遭到了嚴厲的批評,說她本質上只是個舞者,根本談不上是女明星,1960 年 Rita 42 歲就被發現有阿茲海默症初症狀,接下來就是離開鎂光燈漸漸被觀眾遺忘,到了 1987 年病逝,這幾年搭上影史的各項紀念活動,才又多次被人提起。

我最近看了一部敘述 Marilyn Monroe (1926~1962) 晚年記錄的 DVD,敘述 Monroe 成名後絕不因此自滿,反之她得失心甚重,個性極為好強,她花錢在演技學習絕不手軟,還參加當時最貴的 Lee Strasberg (1901~1982) 演員訓練課程,目的就是要擺脫「胸大無腦」、「花瓶」的形象,到了 1962 年她拍攝遺作 Something's Got To Give 時遭到名導演 Geroge Cukor 責備甚至鬧翻,這部 DVD 暗示間接導致了憂鬱的 Monroe 自殺。

私底下個性內向,不善交際的 Rita Hayworth 是否也遭到這樣的折磨。


2011年10月29日 星期六

迷魂記 1958


1958 年拍的《迷魂記》(Vertigo) 名列我個人荒島十大名片之一,但是這部觀念前衛的電影在 50 年代的美國無法引起迴響,在那一年票房普通,金像獎只獲得最佳藝術指導、最佳音效兩項提名,頒獎那天一項未得,即使如此《迷魂記》仍是希大師畢生最愛的作品,事後證明這部片觀念超前時代數十年,裡面出現的懼高症、幻想症、強迫性偏執心理、憂鬱症、誘發前世記憶等等問題,到了 1980 年代隨著都市文明病受到正視,片中這些似有似無的心理問題引起無數人的共鳴,加上淒美的劇情,美麗的取景, Bernard Herrmann 的配樂,再加上舊金山人文歷史為主軸,使得《迷魂記》有如一部藝術作品,看一下近 10 年來「事後諸葛」的評價如下:

《迷魂記》在2007年版的 AFI 百年百大電影中排第 9 名,是希區考克入選的 4 部電影(《迷魂記》#9、《驚魂記》#14、《後窗》#48、《北西北》#55)中位列最前者;AFI 百大驚悚電影第18名、AFI 百大愛情電影第18名。2008年的 AFI 百年各類型電影十大佳片,《迷魂記》名列懸疑片的第一名。


1992年、2002年英國電影學會《畫面與音響》(Sight & Sound)雜誌中,《迷魂記》分別名列史上最偉大的電影第4名、第2名。


2005年,英國第二暢銷的電影雜誌《Total Film》,將《迷魂記》評為史上最偉大的電影第2名。


此片也因為它「文化上、歷史上、美學上」的重要價值,被選為美國國家電影保護局(National Film Preservation Board)指定收藏。

1950 年代,話說童年受到極度壓抑,個性比常人多疑的希區考克大師已經定居美國數年 ,1953~1956 年間是他作品的高峰期,《後窗》、《捉賊記》、《擒兇記》以及電視上的《希區考克劇場》在票房以及評價方面都算成功,1956 年他一年的收入高達 400 萬美元,讓希大師決定在加州置產定居。

Vera Miles
接下來他拍了一部由 Henry Fonda, Vera Miles (左圖) 主演的《伸冤記》(The Wrong Man),看過這部片應該會記得開場時希大師的旁白,他說「這是我畢生最投入最棒的一部作品 ..... blah....blah」,但是,這部片的反應卻遠遠不如希大師所預期,意外的收穫是這部片女主角 Vera Miles 演技成為極少數能獲得希大師給予正面評價的女星,希大師稱 Vera Miles 為新的 Grace Kelly。

1957 年希大導演到了舊金山,突然想以這個美麗的城市為劇本拍一部片,他口袋裡的男主角是和他合作多次的 James Stewart,女主角仍屬意《伸冤記》之後多次演出電視版希區考克劇場的 Vera Miles 擔綱,大綱底定後,有人向他介紹舊金山當地出身的劇本家 Samuel Taylor (1912~2000),兩人溝通觀念之後便決定進行這個計畫。

熟悉舊金山地理以及人文歷史的 Samuel Taylor 交出《迷魂記》劇本時,一向挑剔的希區考克欣喜若狂給予極高評價,因為剛剛在加州定居的英國人絕對寫不出這樣和地方人文歷史深度結合的劇本,這時候唯一的波折是和他屬意的女主角人選 Vera Miles 因懷孕無法演出,這簡直是犯到希大師的大忌,適當的女主角永遠是希大師作品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素。

Kim Novak
派拉蒙公司想到的補救之道是向哥倫比亞公司外借偶像女星 Kim Novak (左圖) 接替,外表豔麗年僅 24 歲的 Kim Novak 並不算是演技派的女星,她是哥倫比亞公司培養來接替 Rita Hayworth 的軍中海報情人,各方不禁懷疑她能否和希區考克以及 50 歲的老牌影帝 James Stewart 演出《迷魂記》這樣的深度心理戲?

Samuel Taylor 認為 Kim Novak 完全合乎他腦海裡的形象,因此不斷推薦 Kim 演出,希區考克由開剛始的極度反對到漸漸接受,Kim Novak 經過希大導演的折磨後,最後還是稱職的演出《迷魂記》裡的女主角,她沒有像 Vera Miles 一樣獲得希大師的正面肯定,收獲是為自己留下了《迷魂記》這部被公認 Kim Novak 一生最重要的作品。


劇情敘述一個警探 Scottie (James Stewart 飾演) 因懼高症而不適任離職,Scottie 離職後被家財萬貫的大學同學 Gavin 聘為私家偵探,負責跟蹤 Gavin 稍有精神幻想症的妻子 -- 金髮美女 Madeleine (Kim Novak 飾演), 跟著.....跟著.... Scottie 卻忍不住愛上 Madeleine,而遭到冷落的 Madeleine 也接受他的追求。但是好景不常,Madeleine 病情發作那天 Scottie 再次因懼高症失職讓 Madeleine 墜樓身亡,Scottie 幾乎精神崩潰,罹患深度憂鬱症。

直到有一天 ....

他在路上遇到一個酷似 Madeleine 的褐髮女人 Judy,他把 Judy 當做精神寄託,他強迫性一步一步要把 Judy 的外表改造為已故的 Madeleine,直到某一天 Scottie 不小心看到一個破綻才知道 ~ Judy 就是 Madeleine!一個假的 Madeleine!這是一個設計精密的騙局,Gavin 殺妻侵佔財產,再順利的嫁禍給 Scottie。


Scottie 看出破綻之後,他數年累積的憂鬱以及缺乏自信獲得了解答,接下來他拉著 Judy 去證明 Gavin 嫁禍給他的騙局, Scottie 各種心裡疾病獲得了解脫,但也讓 心虛自責的 Judy 真的意外墜樓身亡。


已經 50 歲,曾經在二戰時擔任空軍飛行員,人生閱歷豐富的 James Stewart 一開始就給這部電影的劇本極高的評價,他說:

「這是部好電影,因為我歷經過那樣的恐懼,並認識因為恐懼而完全失去行動力的人,被那樣的恐懼全面包圍是很可怕的事。.......」

除了上述的劇情主軸之外,Samuel Taylor 的劇本和舊金山歷史深度結合,觀眾隨著 Scottie 查案過程了解名女人 Carlotta Valdes (1834~1857) 的故事,走遍中古書店、博物館、Carlotta 故居、西班牙教堂,和希區考克其他作品比較起來,《迷魂記》除了 Scottie / Madeleine 故事主軸之外更留了數個副主題可供影迷探討。

片中對男人的個性描述極度透徹,Barbara Bel Geddes 飾演曾經和 Scottie 有婚約的大學女同學 Midge ,充滿書卷氣息的 Midge 多才多藝仍隨時關心罹患懼高症 Scottie 的一切,然而當亮麗的 Kim Novak 一出現時,Midge 馬上被冷落忘記 。。。。。

等到 Scottie 精神崩潰之後,又是只剩下 Midge 在照顧他,接下來褐髮女人 Judy 出現那一瞬間開始,Midge 又被忘記了

1958 年拍的《迷魂記》(Vertigo) 當年的票房排名年度第 8,在那年的金像獎只獲得最佳藝術指導、最佳音效兩項提名,頒獎那天一項未得,然而「時間是最好的裁判」,現在《迷魂記》被認為是 Hitchcock + Herrmann 模式的登峰造極之作,在劇情方面曾同時名列十大驚悚片和十大文藝片之列。


現在市面上常見的配樂版本是由 Royal Scottish National Orchestra 在 1995 年錄製的版本,音效甚佳,第一首 Prelude ,第二首 Scott Trails Madeline,第 13 首 Scene D'Amour,第 14 首 The Necklace the return and finale 算是這片的精華,當年導演 Hitchcock 認為這些音樂搶了影像的丰采,就可以想像 Herrmann 這次的演出有多完美,受過正統古典音樂訓練的 Herrmann 這次以豐沛的管弦樂表達,和這部以 San Francisco 為背景,取景偏重米白, 鮮紅, 深綠三種顏色的電影搭配完美,之前我介紹過幾片 Hitchcock 合輯,Vertigo 都是不可或缺的必需品,然而,我還是決定另行購買 Vertigo 的單片 CD


2011年10月16日 星期日

Visitors from 115 countries


本站自去年 11 月 11 日裝上 Flag counter 之後,之前還寫過一篇心得文,目前已經有來自 115 國的訪客,累積了 115 面國家/地區的國旗,尤其三月日本海嘯發生時以及之後的一個月,我靠著一張日本地圖「賺」到了大約 30 面國旗,其中不乏極度罕見的太平洋或加勒比海小國。

往前看的話,我還有好幾面國旗還沒拿到,接下來希望收集成功,my wanted list including :

Albania
Burma
Cuba
French Guiana
Iran
Jordan
Kuwait
Kenya
Laos
Liberia
Nepal
Papua New Guinea
Qatar
Rwanda
Sri Lanka
Syria

2011年10月2日 星期日

Kurt Sanderling (1912~2011)


世界上現存最資深的一線指揮家,年近 100 歲的 Kurt Sanderling 病逝,大家印象中 Sanderling 是蘇俄的指揮家,從這張照片發現 Sanderling 手持指揮棒和不拿指揮棒的俄系不同。

因為 Kurt Sanderling 不是斯拉夫人,而是出身於東普魯士地區的猶太人,1930 年代初在柏林接受音樂教育,1936 年因逃避納粹前往蘇俄,可以想見 Sanderling 應該是較為左傾的德國共產黨人士,接下來歷經二次大戰以及接續的冷戰時期,Kurt Sanderling 主要的舞台是在莫斯科以及東歐的各知名樂團,和作曲家 Dmitri Shostakovich 以及蘇俄首席指揮家 Yevgeny Mravinsky 有密切的關係,直到 1970 年才首次到英國演出。

他的年齡比 Leonard Bernstein, Emil Gilels, Sviatoslav Richter 還大,又一個歷史人物的故事結束了。

2011年9月25日 星期日

Paulette Dubost (1910~2011)


上圖是一張 1939 年法國電影《遊戲規則》(La règle du jeu)的劇照,左邊是在片中客串一角的法國大導演 Jean Renoir (中譯為尚雷諾),右邊是片中第二女主角飾演女僕 Lisette 的 Paulette Dubost,剛剛以 101 歲之齡辭世。

Paulette Dobust 外型比較適合演出女配角,1939 年時沒有人想到片中不起眼的女僕 Lisette 成了法國影壇的長青樹,從 1931 ~ 2007 演藝生涯長達 76 年,只要唸得出名字的法國明星,都曾經和 Paulette Dubost 合作過,Annebella, Charles Boyer, Jean Gabin, Marcel Dalio, Jean-Paul Belmondo (楊波貝蒙), Alain Delon (亞蘭德倫), Philippe Noiret, Brigitte Bardot, Catherine Deneuve ...... 幾乎我們想得出名字的法國明星都跟 Paulette Dubost 同片演出過,甚至她在 1999 年還曾跟張曼玉一起演出。

看到這樣的活字典辭世感慨無限,希望她晚年有口述回憶錄存世。

2011年9月13日 星期二

Yves Montand 1981 年巴黎演唱會

大家印象中的法國男歌星 Yves Montand (1921~1991) 實際上出身一個義大利血統的家庭,1930 年代他具有共產黨黨籍的父母為了逃避墨索里尼的統治而移民法國南方,全家在中低階層過著平凡的生活,Yves 從小就愛好唱歌,二戰期間也只能當一個碼頭工人,1944 年他前往巴黎發展,他的歌喉被知名的女歌星「小雲雀」 Edith Piaf 發崛,Edith Piaf 介紹許多巴黎知名人士給 Yves 認識,並讓他在 Edith 飾演的電影裡演出小角色。

1951 年 Yves 以巴黎知名的 One Man show 大獲成功,除了歌聲之外演技也漸漸受到肯定,到了 1953 年的生涯代表作《恐懼的代價》(Le salaire de la peur) 這部我極度推崇的好片裡,Yves Montand (1921~1991) 飾演從頭到尾叼著菸粗俗的卡車司機,把一個中下階層的失業無賴演得入木三分,到了 1950 年代末期他被好萊塢看上,帶著明星妻子 Simone Signoret 一起到美國發展,除了演電影之外,他的法文招牌歌 "Les Feuilles Mortes" 也隨著他被翻唱成英文歌 "Autumn Leaves" 在美國爆紅。

接下來 60~70 年代,Yves 已經成為一個國際級的巨星,橫跨大西洋兩岸演出法語以及英語系電影。

1981 年 10 月,60 歲已經 13 年沒有在巴黎開演唱會的 Yves Montand 忽然宣布要在巴黎 Olympia 劇院 (下圖) 開個人演唱會,說是復出又有點像是告別,總之,這件事成了那一年底巴黎最重要的盛會。


60 歲飽盡滄桑的 Yves Montand 回到巴黎,Yves 先用旁白的方法感性的唸出著名詩人 Jacques Prévert 寫的第一段歌詞 ~

Oh ! je voudrais tant que tu te souviennes 噢!我多麼希望妳能想起
Des jours heureux ou nous etions amis. 那些我們曾經親密的幸福日子


En ce temps-la la vie etait plus belle, 那時,人生美麗得多了
Et le soleil plus br?lant qu'aujourd'hui. 連陽光都比今天的還嬌艷


Les feuilles mortes se ramassent a la pelle. 枯葉聚攏在鏟子上
Tu vois, je n'ai pas les oublie... 妳瞧,我都沒有忘記
Les feuilles mortes se ramassent a la pelle, 枯葉聚籠在鏟子上
Les souvenirs et les regrets aussi 回憶與悔恨也是



接著他唱出招牌曲 "Les Feuilles Mortes" 時,全場豈能不動容!感謝有心人士錄下當時實況,30 年後,我們何其有幸可以分享當時的感動!另外有附英文歌詞的版本





Et le vent du nord les emporte 北風將它們帶走
Dans la nuit froide de l'oubli. 在無人知曉的寒夜裡
Tu vois, je n'ai pas les oublie 妳瞧,我都沒有忘記
La chanson que tu me chantais. 那首妳曾對我唱過的歌
C'est une chanson qui nous ressemble. 這是一首與我們彷彿的歌
Toi, tu m'aimais et je t'aimais 妳愛著我,我愛著妳
Et nous vivions tous les deux ensemble, 我們兩個一起生活
Toi qui m'aimais, moi qui t'aimais. 妳曾愛著我,我曾愛著妳
Mais la vie separe ceux qui s'aiment, 然而生活卻拆散了這兩個相愛的人
Tout doucement, sans faire de bruit 靜悄悄地,沒發出任何聲息
Et la mer efface sur le sable 海浪鋪過沙地
Les pas des amants desunis. 擦去了分離情人們的足跡


Mais la vie separe ceux qui s'aiment, 然而生活卻拆散了這兩個相愛的人
Tout doucement, sans faire de bruit 靜悄悄地,沒發出任何聲息
Et la mer efface sur le sable 海浪鋪過沙地
Les pas des amants desunis. 擦去了分離情人們的足跡

2011年9月12日 星期一

Cliff Robertson (1923~2011)


老牌電影明星 Cliff Robertson (1923~2011) 病逝享壽 88 歲,年輕一輩對他的直覺印象是《蜘蛛人》裡面的 Uncle Ben,Cliff Robertson 年輕時也不算一線的男明星,曾經因緣際會在 1968 年以 (Charly) 拿過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Cliff 年輕時演過相當多的戰爭電影,多次有機會飾演第一號男主角的人物,例如《633 Squadron》(六三三轟炸大隊)、《廊橋遺夢》(Autumn Leave)、《PT-109魚雷艇》(PT-109)。

在戰爭電影裡 Cliff 發揮演技的機會不夠,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舞台劇改編的《野宴》(Picnic) 裡僅次於 William Holden 的第二男主角,他飾演 William Holden 的大學同學 - 富家男 Benson,他的未婚妻 Kim Novak 卻愛上了流浪漢 William Holden。



2011年9月2日 星期五

與魏德聖導演聊天內容簡要


6.15 某公司找魏德聖導演來演講,他主動說的不多,而是請大家隨興問問題,他以輕鬆聊天的方法回答問題,我就在現場也問了三個問題,魏導演回應內容如下

1. 自認優點是「不是科班出身,沒有公式」,魏導領悟到:「我只想講好的故事」
2. 要當導演有一個缺點是練習的成本太高
3. 成名之前無人知,對未來充滿恐懼,魏導第 13 年才出名,更多人 20 年了還沒出名
4. 電影代表一個年代的思想、需求
5. 讓他立志當電影導演的是看過 1984 年的《四海兄弟》(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之後

電影要有本土因素才能存活,才是插在土裡活下來,因為電影是「看自己人的故事」,因此台灣觀眾的品味漸漸與香港、中國有差別,在香港、中國賣座的片到了台灣不一定有相同成績。

例如 :

海角七號》, 《艋舺》 => 自己人演出 + 本土因素
《痞子英雄》 => 自己人演出 + 外來包裝 (魏導比喻:插在水裡)

中國拍的《集結號》、《十面埋伏》等片到了台灣卻沒有預計的票房

對各國電影環境簡介如下 :

美國:最好的環境,拍片即使沒上映都能回收,八大拍公式化的主流片,獨立公司拍非主流片 (奧斯卡得主 90% 是非主流片)

香港:電影工業已經垮了,只成就幾個導演,因為依附中國失去本土因素

中國:有嚴格的審查制度,幾乎是文字獄,對每個細節都有意見,最強的一招不是打死,而是拖延不回應讓你餓死

台灣:90 年代各導演把 "非主流/得獎" 的需求放在 "主流 / 票房" 之前,造成電影工業崩盤

台灣國片最近幾年漸漸進入「文藝復興期」~

2000 年:票房 100 萬可慶功
2007 年:已有好幾片突破 1000 萬
2008 年:1 億才能慶功

他那天除了接受幾十個 Q&A,也不忘捧一下自己的《賽德克巴萊》,他找來日,港,韓三國團隊目的就是要打進非華人市場,感覺他過去窮怕了,現在點子很多,優點是他行銷觀念遠勝過其他科班導演,大概就這樣子。

2011年8月30日 星期二

忽然迷戀《無言的歌》

上一篇提到 1980 年代流行歌曲欲罷不能,就我個人而言,最經得起時代考驗的莫過於潘越雲那兩首《無言的歌》、《野百合也有春天》,年輕時總是用好不好聽來判別一首歌曲,等到人生閱歷漸漸增加,歌詞的重要性漸漸增加,尤其最近聽到《無言的歌》的歌詞,我像著了魔一樣整天不斷的播放,不斷的播放。。。。

作詞:羅大佑
作曲:羅大佑
編曲:陳志遠

你靜靜悄悄走入我的世界
用著你地無言歌聲 揮走我眼中的憂傷
遠處裡傳來聲 夜鶯的輕柔細語
告訴我明天是未來 昨天早已變成過去

你靜靜悄悄走入了我的夢中
你的靈性迴響起 我沒有人能瞭解的心情
月光下夜色已深 微笑已送走了淚珠
風中有著你的歌聲 還有我一絲的茫然

是否願意與我同行 與我共度那未完成的夢
天際劃過的流星已經消逝在夜空中
當我再度唱起那一首無言的歌

是否願意與我同行 安撫我胸中昨日的創痛
驀然回首或許我倆已成了百年身
當我再度唱起那一首無言的歌



完整版本的《無言的歌》、《野百合也有春天

2011年8月28日 星期日

懷念老歌 - 我心似清泉, 偈


1982 年時我還有印象,那時跟美國斷交後沒幾年,國際上不利台灣的壞消息仍不斷傳來,全台灣充滿了不安全感,我一個小孩子呼吸都可以感受到空氣中的政治味道,找出那時的影片來看,一切的一切都要覆上一層淺藍色的濾鏡。

那時有一個中國工程師叫做姜友陸,被派往法國參加國際科學會議後,意圖尋求政治庇護失敗,被中共綁架入大使館內,經過法國內政部救援後才得以留在巴黎居住,當時台視看上這個題材,想找外型不錯的姜友陸來台把他的故事拍成電視劇,由本人演出?沒錯!這是個歷史性的創舉。

我記得這齣名曰《巴黎機場》的八點檔連續劇未演先轟動,甚至主題曲都鬧雙胞,最後協調一首比較陽剛的擺片首,另一首擺片尾。

第一天,我跟著大家看完這齣收視率超過 50% 的連續劇,印象最深卻是原先未大肆廣告的片尾曲《我心似清泉》,在那個透不過氣的時代,清淡的曲風加上王海玲的聲音,好像呼吸到一絲絲清泉的氣息。

現在拿出來看,即使被我當作清泉的歌,歌詞仍然充滿政治味道:「青天白日下自由鐘迴響」、「黑暗歲月裡喚醒故國愁」

30 年後國內電視界已經把當時的敵人當親爸爸了,倒是姜友陸經得起時間考驗,不向昔日的敵人靠攏。



另外發現王海玲唱的另一首歌《偈》,非常耳熟!原來它曾經被高收視率的《天眼》拿來當片尾曲

2011年8月27日 星期六

阿拉伯的勞倫斯傳世銘言以及配樂 《下》

阿拉伯的勞倫斯》(Lawrence of Arabia) 這部政治電影有個特色就是,電影的對白裡充滿了傳世的銘言

No Arab loves the desert. We love water and green trees. There is nothing in the desert and no man needs nothing.

Lawrence, only two kinds of creature get fun in the desert: Bedouins and gods, and you're neither. Take it from me, for ordinary men, it's a burning, fiery furnace

Nothing is written unless they write it.

A man who tells lies, like me, merely hides the truth. But a man who tells half-lies has forgotten where he put it.

You answered without saying anything. That's politics

Young men make wars, and the virtues of war are the virtues of young men – courage and hope for the future. Then old men make the peace.



《木馬屠城記》(Troy) 裡面 Hector 的父親 - 金髮的 Peter O'Toole 年輕時的代表作《阿拉伯的勞倫斯》(Lawrence of Arabia),這是一部真人真事改編的名片由大導演 David Lean 執導,敘述一次大戰期間英國替阿拉伯人撐腰以便和德國暗助的土耳其人對抗的故事,牛津大學高材生卻去從軍的 Lawrence 憑著熱忱以為在幫助弱小族群,後來卻發現自己只是政客手下的一枚小棋子而已 .....

想像一下,當你看到一望無際的沙漠那一瞬間 ...... 該配上什麼音樂?點播這裡面的 Overture ,大概就八九不離十了,1961 年時導演 David Lean 對這部電影寄以厚望對配樂當然不能馬虎,想不到 David Lean 連找了五個高知名度的音樂家 William Walton, Malcolm Arnold, Benjamin Britton, 俄籍的 Aram Khachaturian, 美籍的 Richard Rogers 不是拒絕接手或無瑕幫忙就是做不出 David Lean 所要的感覺。最後充當消防隊的年輕法國青年 Maurice Jarre (1924 ~ 2009) 臨時接獲重任,戲劇化的在五個星期內做出如此不朽配樂,除了機運之外 Maurice Jarre 本身的音樂天賦也不容小歔。

Maurice Jarre 16 歲以前是完全不懂音樂的,超過 16 歲之後唯一能選擇的方向就是打擊樂了,但是 Jarre 也有其他音樂學習者沒有的強項那就是他過人的人文素養加上對民族音樂的研習,使得 Jarre 面對不同題材的電影時都能找出自己的方向。 

話說在 1980 年之前是沒什麼電子音樂的,這種大場面大格局的音樂通常需要管弦樂團演奏, 這片由英國著名的 Philharmonic Orchestra 在 1989 年演出。




2011年7月29日 星期五

Memorial day for 1951 Bayreuth Festival (1951~2011)

對我這一輩而言, 這張 CD 是每個 Beethoven 音樂愛好者的必備品

由 Richard Wagner 家族主導的 Bayreuth Festival 從 1876 年開始就是普魯士人以及巴伐利亞人不可或缺的音樂盛宴,到了 1943 年 Bayreuth 這個城市被盟軍炸成廢墟,接著第三帝國戰後領土由盟軍四國接管,Bayreuth Festival 也不得不宣布從 1943 年停止,到了 1951 年這個音樂盛宴在中斷八年之後終於重新開幕,對德國的音樂愛好者以及文化工作者,這件事的象徵意義遠非外國人所能體會,這一年選定的 Wagner 歌劇戲碼為 Parsifal,指揮是二戰期間與納粹關係密切的 Hans Knappertsbusch (1888-1965),傳說 1951 年 7 月 30 日 Hans Knappertsbusch 站上指揮台後激動得要花很長的時間來平息自己的情緒。

Richard Wagner 的歌劇即使對於音樂愛好者來說也是進階品,因此這場讓 Hans Knappertsbusch 激動的音樂會知名度反而不如前一天 7 月 29 日的開幕音樂會,戲碼是由 Wilhelm Furtwangler (1888-1954) 指揮的 Beethoven Symphony no.9,搭配四位獨唱者名單如下:

Elisabeth Schwarzkopf / soprano
Elisabeth Hongen / alt soprano
Hans Hopf / tenor
Otto Edelmann / bass

在前述的時空背景以及全德國的期待下,二戰期間曾經為希特勒生日音樂會指揮,戰後遭西方音樂家抵制的 Furtwangler 在這場 Beethoven 音樂會爆發出空前的能量,配合周遭因素創造前無古人的象徵意義。


2011年7月19日 星期二

The Prayer

最近一年在職場上屢屢遭遇敵人 / 小人阻撓,勢力遠遠超過我個人所能承受,而提拔我的貴人早已辭世,昔日知心朋友近年紛紛求去,終於有一天刀子開始朝向我了,接下來可能要面臨人生的抉擇時刻,在這個時刻,我深深的為 The Prayer 這首歌所著迷,希望我能如歌詞所述找到新的方向。



I pray you'll be our eyes, and watch us where we go
我祈禱你能成為我們的眼, 看顧我們行走之路

And help us to be wise, in times when we don't know
每當我們迷惘時能幫助我們具有智慧

Let this be our prayer, when we lose our way
就讓我們如此祈禱, 在我們迷失了方向的時候

Lead us to a place, guide us with your grace
引導我們, 用你的恩典指引方向

To a place where we'll be safe
讓我們到一處平安所在

La luce che tu dai
給我們光芒

I pray we'll find your light
我祈禱我們能尋著你的光

Nel cuore restera
讓光芒駐留在心上

And hold it in our hearts
保持在我們心中

A ricordarci che
光芒提醒我們

When stars go out each night
每晚當星星出現時

Eterna stella sei Nella mia preghiera
你就是我祈求的那顆永恆不變的明星

Let this be our prayer
讓我們這麼祈禱吧

Quanta fede c'e
我們是如此堅信

When shadows fill our day
當我們的日子滿是陰影時

Lead us to a place
請引領我們的方向

Guide us with your grace
用你的恩典指引我們

Give us faith so we'll be safe
讓我們有信念將會平安

Sogniamo un mondo senza piu violenza
我們夢想著一個再沒有暴力的世界

Un mondo di giustizia e di speranza
一個公平正義、充滿希望的世界

Ognuno lo dia la mano al suo vicino
大家握住鄰居的手吧

Simbolo di pace, di fraternita
和平與四海皆兄弟之日才會到來

La forza che ci da
請賜予我們力量

We ask that life be kind
我們祈求生命是恩慈的

E il desiderio che
我們都深深渴望

And watch us from above
你在天上眷顧著我們

Oguna trovi amor
人人都能尋到愛

We hope each soul will find
但願每一個靈魂都能發現到

Intorno e dentro se
在他的心中和身旁

Another soul to love
有另一個靈魂得以相愛

Let this be our prayer
讓我們這麼祈禱吧!

Let this be our prayer
我們就如此祈禱吧!

Just like every child
就像每個孩子一樣

Just like every child
就像每個孩子一樣

Need to find a place, guide us with your grace
需要找到一處淨土, 在你的恩典引導下

Give us faith so we'll be safe
讓我們有信念將獲得平安

E la fede che
這一份堅信

Hai acceso in noi
是在我們心中點亮的光芒

Sento che ci salvera
我深信我們的救贖就將來到

Googie Withers (1917~2011)


曾經在 1938 年希區考克大師名片《貴婦失蹤記》(The Lady Vanishes) 裡演出的 Googie Withers 以 94 歲之齡辭世,這部片戲份最多的年輕女星應該是 Margaret Lockwood (1916~1990),Googie Withers 戲份較少,真難想像在 1938 希特勒入侵波蘭前夕的演員還有人存活至今。

戰後 Withers 移民到澳洲,她晚年曾經在 1996 年的知名澳洲片《鋼琴師》(Shine) 裡客串演出。

2011年7月8日 星期五

被遺忘的名曲 --- 不回首

 

這首我少年時期最喜歡的歌-《不回首》終於出現了,在蘇芮的驀然回首專輯裡,《不回首》和《心痛的感覺》是我最喜歡的兩首,演出率卻不能相比,後者是電視和 KTV 的高演出率名曲,前者卻悄悄的被遺忘了,只有張信哲拿出來唱過一次,卻不是我所要的那種《不回首》,直到現在終於出現在 Youtube 上面了。

作詞:李學書 
作曲:李學書 
編曲:陳志遠 

*不回首往事雖又壓在我心頭 伸出手只是一片無緣的哀愁
琴瑟的弦已斷 擊鼓聲已亂 破空而起 嘹亮的歌不再有

不回首失去一切雖不能想透 向前走忘掉過去絕不再停留
琴瑟的弦已斷 擊鼓聲已亂 破空而起 嘹亮的歌不再有 不再有

#只有在馬蹄揚塵處 依稀尋得當時路
只有在歡樂後的沉默中 彷彿見到此時苦
我不知怎麼能夠接受 怎麼能相信就此分手
怎麼做才能將往事拋在腦後 不回首

2011年7月4日 星期一

Lady Gaga meets Hitchcock


最近驚世駭俗的天王女星 Lady Gaga 來台訪問,我年屆不惑卻是一個 Lady Gaga 迷,我喜歡她的率性,尤其是看過她的傳記之後更能體會她不虛偽直接爆發最原始本性的想法

最近她的新曲 Born This Way 開頭摘取 Bernard Herrmann 為老希電影《迷魂記》的主題曲 Vertigo theme 大約兩分鐘的片段,是否代表身為女人要回出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像《迷魂記》的女主角一樣隨男人的想法遭到改造。

另外她的招牌曲 Bad Romance 有一段歌詞是

。。。。。。。。。
I want your PSYCHO
Your VERTIGO stick
Want you in my REAL WINDOW
。。。。。。。。。
。。。。。。。。。

刻意連續用了三部 Hitchcock 電影的名稱,可以看出 Lady Gaga 是個希區考克電影迷,未來她作曲時應該會繼續引用。

2011年6月5日 星期日

德軍摩扥車在台灣




一個台灣老闆的收藏品, 用手機拍的畫質較差。

這方面我完全外行,用 google 以及 PTT 詢問,原來這是一部中國仿造的長江 750,得到了相當詳細的解答 :

二戰德軍摩托車介紹
PTT 軍武版 1, PTT 軍武版 2

2011年6月2日 星期四

海鷗 Seagull

先點播這首歌當背景音樂 : 海鷗, 劉德華主唱

我對鳥是完全的外行,因此找其他網友鑑定,這叫做白腹鰹鳥 (Brown Booby)

這一種則是藍臉鰹鳥 (Masked Booby)






前幾天和家人一起搭寶瓶星號去沖繩, 石垣島渡假,清晨在船首發現上百隻的海鷗隨著船前進,如果發現魚群牠們就集體衝入水中覓食,沒有魚群時就跟著船前進,海鷗的飛行速度讓使用 DC 相機無法拍照,就算你有 DSLR 若沒有適當的長鏡頭績效也有限,只剩下幾個帶著長鏡頭的人表演了

我發現拍高速飛行的鳥是很有趣的學習,他的切線速度根本無法定格拍攝,更無法採用自動對焦,因此唯一的辦法就是先在旁邊觀察海鷗的飛行途徑,我用範圍夠大的 Sigma 70~300 mm 長鏡頭對著遠方「有可能飛過來靠近你的海鷗」,用手動調整焦距跟著牠,直到最適當的位置按下快門,就因為高速飛行使得 90% 的照片都無法精確對焦,就因為這樣,如果能拍到幾張海鷗特寫照片,那滿足感絕對勝過靜物攝影。

前面那首歌是一位和我一起拍的 65 歲前輩不時哼著的一首老歌,我小時候有印象但早已忘記,前幾天的偶然機會又聽到了。

2011年5月14日 星期六

Dana Wynter (1931-2011)



演過《六月六日斷腸時》(D-Day the Sixth of June) 女主角的德裔女星 Dana Wynter 病逝,Dana Wynter 實際上是一個純血的德國人,1931 年在德國柏林出生,經歷過二戰的黑暗期,1947 年她父親受雇到南非擔任軍醫,娶了英國籍第二任妻子,再決定把 16 歲的 Dana Wynter 接到南非成長,因此在敘述諾曼第登陸戰的《六月六日斷腸時》裡,操著純正英文腔調的 Dana 演的是英國軍官的女兒。

不過黑髮的 Dana Wynter 外型並不特殊,不是那種第一眼就能讓人難以忘記的女星,後來她大多數參與電視影集的演出,我對她另一個印象是前不久 Cinemax 播的大堆頭災難片《國際機場》(Airport) 裡,她飾演堅持要跟機長 Burt Lancaster 離婚的怨妻。

Dana Wynter 曾經在 1983 年應新聞局邀請來台訪問。


2011年5月9日 星期一

Mexico folk misic - La Golondrina


最近 Cinemax 上在播《日落黃沙》(The Wild Bunch) 這部經典西部片,我突然想起怎麼沒想過要買這部片的 soundtrack?上網一查發現《日落黃沙》的電影原聲帶奇貨可居至少 US:100 起跳,這部片的配樂由大多從事電視劇配樂的 Jerry Fielding 作曲,曲風很類似同時代的 Bullitt, Planet of Apes

The Wild Bunch Theme


不過電影裡最迷人的音樂是一首原創於 1883 年由 Narciso Serradell (1843-1910) 作詞曲的墨西哥民謠 La Golondrina (The Swallow),歌詞大意是飛行的燕子渴望住所的意思,《日落黃沙》片中 William Holden 等人在墨西哥夥伴 Angel 家鄉過了一段安定生活之後,離去時墨西哥族人唱著向他們送別。

這首民謠在 20 世紀經由西班牙人/美國人傳播成為知名音樂作品,甚至另出現了英文版, 德文版, Nat King Cole, Placido Domingo, Nana Mouskouri 等人都翻唱過。

不過我建議還是要聽最原始的墨西哥民謠版:

1。《日落黃沙》片中的版本

2。墨西哥民謠版



因為這篇文章也意外聯絡上一位塞爾維亞籍的朋友, 他收集了 850 個版本的 La Golondrina

2011年4月14日 星期四

1982 年金馬獎頒獎典禮


電影界一年一度的「嘉年華會」——金馬獎系列活動,已在頒獎典禮閉幕後圓滿結束。緊湊、平實、流暢,是今年頒獎晚會的最大特色,博得與會中外人士一致佳評。

金馬獎活動是行政院新聞局為鼓勵國內優秀電影工作者,並提升國片水準而舉辦的活動,於三年前擴大舉行,今年是第十九屆,繼續朝著「藝術化、專業化、國際化」的目標邁進。主要活動包括國際影展、六十年代國片名導名作展、外賓專業性演講,及最受矚目的金馬獎頒獎典禮。

今年應邀參加金馬獎活動的主要外賓有英國倫敦衛報記者兼影評人德瑞克.馬坎(Derrick McCaine),美國影藝學院執行長詹姆士.羅勃茲(James Roberts),休士頓國際影展主席韓特.鐸德(Hunter Todd),美國影藝學院理事約翰.愛迪森(John Addison)和沃德.史考特(Walter Scott),以及影星瓊芳登 (Joan Fontaine) 和霍斯勃齊赫 (Horst Buchholz) (左圖)。

新聞局局長宋楚瑜表示,金馬獎外賓都是影劇界具有高知名度的人物,邀請他們來華訪問,讓他們透過拜會、參觀、遊覽、座談等活動,增加對我國的認識,等他們回國後,必能將中華民國進步蓬勃的實況告訴更多國際友人。

多元化的目標與效益

今年的金馬獎頒獎典禮於十月廿四日晚間舉行,新聞局長宋楚瑜曾在晚會舉行前發表書面祝詞。

宋局長說,近幾年來,由於全球性經濟不景氣,我國電影事業的發展也受到嚴重威脅,以致國片在資本回收和利潤的賺取上不盡理想。不過儘管如此,電影界仍有不少具有遠見之士,繼續為維護國片的命脈而全力以赴,這種為藝術獻身的精神,令人敬佩。

宋局長指出,今天電影已成為許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好的電影具有寓教於樂及安撫、慰藉苦悶的心情,啟發、教育有待成長的心靈,傳承、闡揚傳統文化的功能。

正因電影在現代社會中扮演著極重要的角色,宋局長期望電影從業人員在追求利潤時,也能秉持藝術良知,在提供娛樂中,給予社會大眾正確的啟示。這也就是金馬獎活動年年舉辦的目的。

改居協辦地位,仍全力推動與支持

宋局長強調,金馬獎是為電影界舉辦的,應由電影工作者共同參與策畫與執行。新聞局也一直希望將金馬獎活動轉移給電影界自行舉辦,今年已朝這個目標邁進一大步。在行政工作上,由十個電影團體和新聞局聯合組成金馬獎工作委員會;在頒獎典禮的節目安排方面,也由各入圍影片公司協力完成。相信在民間與政府合作下,金馬獎活動會辦得更理想。

今年的頒獎典禮由於事先策畫周詳,及每個環節密切配合,輿論以為,比往年進步很多。有些外國採訪團甚至表示,今年的頒獎典禮比亞洲影展辦得更出色。第二度來華參加金馬獎盛會的美國影藝學院執行長詹姆斯.羅勃茲,以「十全十美」稱讚今年的金馬獎頒獎典禮。

羅勃茲和另一位外賓史考特(影藝學院理事)同聲讚揚典禮中一支由擂鼓和開合摺扇編成的舞蹈,中國風味十足,令他們眼界大開。這支名為「金馬奔騰、鼓聲雷動」的舞蹈,為典禮揭開序幕。

接著,男女主持人蔣光超及胡茵夢登場。蔣光超今年是第三度主持頒獎典禮,他身著禮服,成熟穩重。胡茵夢著閃亮露肩西式禮服,長發往後高束垂辮,在刻意妝扮下,顯得艷光照人。

言簡意賅,節目緊湊而流暢

言語精簡是今年主持人的最大特色,兩位主持人稱職的表現,使得典禮步調緊湊。節目一開始,蔣光超說:「金馬獎盛會是電影工作者血汗與智慧結晶的呈現。」胡茵夢則以「為了爭取金馬獎榮譽,台港兩地影人才有共同努力的目標」為典禮開場白。

首先由孫越、沈殿霞頒發最佳女配角獎。今年頒獎人的搭配都經過精心設計,孫越和沈殿霞兩位喜劇演員一出場,即為會場帶來一份喜感。外號「肥肥」的沈殿霞,以「超級巨星」自喻,博得全場觀眾會心一笑。

最佳女配角得主是葉德嫻,她在「汽水加牛奶」一片中飾演一位邋遢的妓女,劇中角色與她明媚的真面目判若兩人。

和唐寶雲一同頒發最佳男配角獎的王,是去年最佳男配角獎得主。王過去廿多年一直旅居國外,近年來回到國內影劇圈發展。他說:「我雖稱不上是『葉落歸根』,但真高興能經常聞到祖國土地的芳香。」

++++++++++++++++++++++++++++++++++++++++++


今年(1982年)的金馬獎頒獎典禮,將外賓的介紹和訪問部份,穿插在中場,一反過去在場末才進行的作法,能調劑頒獎的緊張氣氛,一般反應相當良好。而且,在訪問前各播放一段來賓瓊芳登 (Joan Fontaine) 和霍斯勃奇赫 (Horst Buchholz) 主演的名片片段,以加深觀眾印象,構想也很不錯。

美國影藝學院院長羅勃茲是會場貴賓之一,他接受主持人胡茵夢訪問時,首先以中國話「你好嗎?」問候全體觀眾。他稱讚金馬獎活動的成就,並公開歡迎國內派代表參加奧斯卡頒獎活動,與提出作品參加奧斯卡外語片的角逐。

曾以《深閨疑雲》一片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瓊芳登表示,在中華民國度過她的生日,是她覺得最快樂的事。頒獎典禮的前幾天,主辦單位曾特別訂購一個有「噴水池」模型的三層蛋糕,慶賀瓊芳登的生日。 (「噴水池」的英文「fountain」,和瓊芳登的姓諧音。)

《春江花月夜》、《豪勇七蚊龍》的男主角霍斯勃齊赫 (註 : 他晚年最有名的一次演出是 : 義大利片《美麗人生》裡那個德國醫生)則表示,他希望下次能有機會再到中華民國訪問,並學會說中文,而不像羅勃茲只會講一句「你好嗎」。

Joan Fontaine (1917~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