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31日 星期四

英格麗褒曼的火山邊緣之戀 -- 1950

火山邊緣之戀》 (Stromboli) 是一部 1950年拍攝的義大利電影,演員組合相當奇怪,女主角是每次票選什麼影史幾大偉大女星,永遠不會缺席的皇后級人物 Ingrid Bergman(中譯:英格麗褒曼),男主角卻是比 Bergman 小十歲,從未演過電影的 26 歲義大利青年 Mario Vitale。

1940年代 Ingrid Bergman 才在美國好萊塢演過《化身博士》、《北非諜影》、《戰地鐘聲》、《煤氣燈下》、《意亂情迷》、《美人計》等名片,搭檔的男主角儘是 Humphrey Bogart, Gary Cooper, Charles Boyer, Gregory Peck, Cary Grant 等第一線的天王級明星。奇怪的是到了1950年,她怎麼改操著流利的拉丁話在義大利演出這樣低製作成本的電影?

Ingrid Bergman (1915~1982) 的父親瑞典人,母親是德國人,1939 年也就是知名大製作家 David Selznick 專注於拍攝《亂世佳人》那一年,精明的猶太佬 Selznick 已在 1935 年另外成立獨立製作公司 Selznick International Picture 物色人才,除了在 1938 年底發掘 Vivien Leigh 之外,Selznick 的慧眼也看上了 Ingrid Bergman 以及來自英國的導演 Alfred Hitchcock,來自北歐的 Bergman 輪廓高大健康身高達 173 公分,不適合演《亂世佳人》裡 Scarlett 這樣的角色,Selznick 要塑造她成為類似米高梅公司的瑞典前輩 Greta Garbo (1905~1990)那樣冷豔女星形象。1942年 Ingrid Bergman 演出《北非諜影》,在二戰期間具有激勵士氣的功能大獲成功,接下來 5~6 年間,能讓天后級的 Ingrid 演出的片一定有以下要素:名導、知名男明星、大製作。

1949 年她在紐約看過《羅馬不設防城市》之後,主動表示景仰義大利導演 Roberto Rossellini 的大名,表示願意演出 Rossellini 導演的影片,現在想起來沒什麼,在當時的背景這可是件大事,之前在《大幻影》時提過,歐洲電影業人才因二次大戰而嚴重流失,以義大利為例,它從戰前電影產量僅次於美國的大國變成國營電影公司都無力支撐的窮國,加上民間生活疾苦,Vittorio De Sica (1902~1974), Roberto Rossellini (1906~1977), Federico Fellini (1920~1993), Luchino Visconti (1906~1976), Michelangelo Antonioni (1912~2007) 等年輕導演只好用最低的成本和戰後社會底層為題材拍起所謂「義大利新現實主義」(Italian neo-realism) 電影,這種電影無力雇用明星,大膽啟用業餘演員,以社會底層小人物的故事為主題卻能深深打動人心,例如《大路》、《大地在波動》、《單車失竊記》、《浪蕩子》、《羅馬不設防城市》等等。

話題回到 Ingrid Bergman,1950 年她到義大利去演出「新現實主義」電影,第一部就是《火山邊緣之戀》(Stromboli),拍完之後,原本會講四種語言的 Bergman 學會了第五種語言 - 義大利文,然後就拋夫棄子改嫁給 Rossellini 留在義大利,請注意《北非諜影》、《聖女貞德》的女主角戰後竟然投向德義軸心國,讓自負的美國電影業瞠口結目,還引來美國國會的正式譴責。接下來她待在義大利演出多部 Roberto Rossellini 導演的電影,直到 1957 年兩人離婚,Ingrid Bergman 才重新又回到好萊塢演出英文電影《真假公主》。

看過英格麗褒曼的故事,再來看《火山邊緣之戀》(Stromboli) 別有一番感受,這部片 Ingrid Bergman 飾演立陶宛出生的 Karin 二戰期間喪夫後逃難到義大利的難民營裡,戰後申請移民阿根廷卻遭到駁回,為了避免遭遣返只好下嫁難民營的年輕義大利守衛 Antonio,原因是聽說 Antonio 在某某島上有個「漂亮的家」。

Antonio 帶著她回老家 – 全義大利最貧困的地方,西西里島北邊的小火山島 Stromboli,Karin 到了 Stromboli 發現這是一個農作物無法生長的熔岩島,男人只能用全島僅剩的四艘漁船捕魚維生,島上盡是村民遷走留下的空房,金髮高大的「外籍新娘」Karin 和黑髮、鄉愿、矮小的當地女人對照起來,加上妒忌以及文化差異,她成了全村閒言閒語的箭靶,除了無聊、貧困、謠言還得忍受保守的民風以及殘酷的生活環境,她只用盆栽、繪畫、房間佈置來化解用之不盡的時間。

直到有一天被丈夫毆打後發覺自己懷孕了,接著首次目睹火山爆發「天上掉石頭」的慘況,為了孩子的成長她決心要逃離這裡,她沒有乘船往海上逃離的能力,聽說火山島對面有個城市 Ginostra 再想辦法離開她痛恨的 Stromboli,然而這趟行程長度和困難度都遠遠超過 Karin 所估計,最後一幕她逃到四面不見人煙寸草不生的山裡,已丟棄所有行李仍看不到火山盡頭時,她只能哭泣祈求奇蹟出現,這一幕讓人不得不聯想到現實生活裡 Ingrid Bergman 也剛剛做了重大的人生選擇。

電影最後沒有給答案,但是可以感受到一個戰後女性的命運何其不幸,她小時候一定沒想到如此命運,被丟到這樣苦悶的環境,或許就是當時剛轉換環境 Ingrid Bergman 的寫照,這或許也在告誡我們「不可以歧視外籍新娘」。

Ingrid Bergman 也是少數來過台灣的大明星,1958 年她曾經為了拍以修女 Gladys Aylward 傳記為主題的《六福客棧》(The Inn of the Sixth Happiness)來過台灣,想要洽談在台灣出外景的事項,不過國民黨看過劇本後拒絕協助拍攝!這部片只好改到英國出外景,這部片也成為台灣電影史上的禁片。不過 Ingrid Bergman 1958 年在當時貧窮的台灣成立育幼院,也就是今天稍有名氣的伯大尼育幼院

2008年1月27日 星期日

法國康康舞 -- 1954

前幾年《紅磨坊》(Moulin Rouge) 這部片主要著重的是 19 世紀末舞女和中產階級之間的關係,這部片難脫華麗的美國風格,90% 注重特技產生的視覺效果,說真的,只能帶給觀眾短暫的亢奮。

拍過許多政治題材的法國大導演 Jean Renoir 在 1954 年早就以這個題材拍過《法國康康舞》(French Cancan) 這部喜劇片,不同的是 Jean Renoir 著重在故事背景的敘述而不在歌舞效果。1890 年左右法國已經革命 100 年了,社會上不會有《雙城記》(A Tale of Two Cities) 裡那種悲情故事,但是貧富差距卻成為另一種社會的階級隔閡,除了世襲貴族之外,部份出身低下平民一心想模仿貴族的種種包括舞蹈。

1890 年也是女權議題浮現前夕,當時社會上認為女性只能在家庭式商店就業,一但結婚就必須在家相夫教子,如果看到路上有 30 歲左右的單身熟女,那大概都不會是什麼好女人。

1890 年也是法國和俄羅斯關係最密切的時刻,當時俄羅斯的現代化,從建築到軍制到食物到休閒娛樂,一切以法國為師,俄羅斯興建聖彼得堡和哈爾濱都是以巴黎為藍圖,電影《真假公主》裡可以看出沙皇去世後法國接納了大量的俄國貴族。

Jean Gabin 這位 1937 年在《大幻影》裡飾演逃兵的法國明星,17 年後再次和 Jean Renoir 合作,這次他飾演具有紳士風範的貴族,1890 年時經營一間上流社會社交的劇院,久而久之 Jean Gabin 感覺靈感枯竭想不出什麼表演題材。有一天朋友邀他到中下層階級的酒吧去閑坐,他看到一個洗衣女工 Nini 的舞技和直率的個性,對照起上流社會受到傳統壓抑累積虛偽作假,Jean Gabin 感受背後暗藏的能量並嗅到了商機,他想讓這些單純的女孩來表演中低社會的康康舞 (Cancan),這對偽紳士們將是無法形容的誘惑,Jean Gabin 將服裝改得更具有煽動性。並重新建造一間叫做紅磨坊 (Moulin Rouge) 的劇院,然而興建過程中 Gabin 卻破產,計畫一度遙遙無期。

這時一位迷戀 Nini 的俄國年輕貴族成為挽救紅磨坊財務危機的金主,也讓紅磨坊的故事未演先轟動。

開演當天 Jean Gabin 「不照牌裡出牌」:捨棄舞台不用,改從觀眾席中騰出空間表演,舞女從空中、從樂隊裡、從牆壁裡出現,踩著桌子甚至紳士身上躍上舞台,套句我們的用語:還沒上演已經讓上層偽紳士們「亢奮流鼻血」了,接下來近距離充滿性暗示的康康舞讓偽紳士充滿遐想,讓紅磨坊一百年後仍是巴黎最成功的商業案例。

這部電影還有一個台灣影迷看不出來的 Bonus,還記得《搶救雷恩大兵》最後決戰前,那幾個美國大兵悠閒的聽著一首法語歌曲,那是誰唱的?答案是被譽為 20 世紀法國最偉大的女歌星「小麻雀」 Édith Piaf (1915~1963),出身低下階層的 Édith Piaf 畢生故事比這部電影還要精彩,她的故事在 2007 年被改拍為《玫瑰人生》(La môme)一片,飾演 Édith Piaf 的 Marion Cotillard 還藉此拿下奧斯卡最佳女主角。 

回到 1954 年 Édith Piaf 不須分身,本人就出現在《法國康康舞》這部電影裡,她私底下和 Jean Renoir, Jean Gabin 都是好朋友,因此答應在這部片中客串演出,當然,片中她必須改唱 19 世紀的歌曲。

2008年1月20日 星期日

萬夫莫敵 --- 1960

如果用 Google 搜尋 Spartacus 這個單字可以得到 4,510,000 項,如果把搜尋範圍限於台灣只有 3,010 項,可以想像這個單字絕對不僅只是一部電影的片名而已,Spartacus 「斯巴達克斯起義」是羅馬帝國史上最有名的一次奴隸起義事件,它具有許多象徵性的意義,在西方各國的歷史書上都是不容忽略的一個章節,Colin Farrell 在 The Recruit 片中就把他研發的破壞軟體命名為 Spartacus,俄國的作曲家 Khachaturian 還做了一首動聽的 Spartacus Suite。然而我印象中台灣的歷史課程從未提及 Spartacus 這個單字吧!

西元前 77 年當時羅馬仍由元老院統治,比起其他文明,羅馬的路線比較接近現今的共和制度,也使羅馬文明受到西方的推崇,但是不容否認的是此制度受益僅限羅馬上層社會,貴族蓄奴被認為是裡所當然的行為,據估計當時具有羅馬公民的男子約 90 萬人,不具公民身分的老幼婦孺約 700 萬人,奴隸人數約 300 萬人。這裡的「奴隸」並非都是自由遭到限制的勞力工作者,羅馬將來自各地(從北歐、北非、東歐到中東)的俘虜在市場上販售,依照奴隸的專長分配工作,等級從高到低有家庭教師、醫生、畫家、管家、商販、工匠、舞者一直到童奴乃至於在農礦場工作毫無自由的體力奴隸。羅馬文明 800 年間階級制度從未被打破,就以西元前 77 年為例,表面上是共和體制,私底下卻是幾個富商家族勢力影響政策,元老院的勢力卻漸日遭到削減。

當時最有力的羅馬家族是龐培 (Pompey, 106~48 BC )和克拉蘇 (Marcus Licinius Crassus, 115~53 BC),至於後來大放光芒的凱撒 (Julius Caeser, 100~44 BC) 年紀較輕地位不如前兩者,這部片中 Gracchus 這位資深元老深為羅馬的前途擔憂,他有一句對白最能代表當時的狀況「羅馬就像一個有錢的老寡婦,我們愛戴她,尊敬她,但是龐培和克拉蘇卻想娶她。」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西元前 73 年在羅馬城南方爆發了「Spartacus 起義」,Spartacus 是一個原籍 Thracian (中譯色雷斯,現保加利亞境內)的奴隸,原先在礦場擔任勞工,因體格甚佳被培養 Gladiator 的人口販子看上選進了 Gladiator 訓練學校,當時培養 Gladiator 在競技場互鬥算是貴族們的休閒活動,從電影《神鬼戰士》、《賓漢》、《暴君焚城錄》、《血灑競技場》劇情都可以看出 Gladiator 這行業的概況,當時羅馬境內到處都是這類訓練所,換言之羅馬境內滿佈著炸藥就等著點火的人,西元前 73 年 Spartacus 帶著 74 個 Gladiator 伙伴在羅馬以南維蘇威火山附近的 Capua 發動起義,往南前進,沿路的奴隸和農民紛紛起來打倒地主貴族加入 Spartacus 的行列,甚至如《萬夫莫敵》片中在克拉蘇家裡工作的 Tony Curtis 都放棄優渥的生活條件加入「叛軍」行列,估計有 12 萬人加入起義,沒有訓練的民軍卻數次打敗羅馬的軍隊。

接下來 Spartacus 和另一位將領 Crixus 產生內鬨,Spartacus 認為應該往北突破直到脫離羅馬的勢力,Crixus 則主張留在境內繼續抗爭,分離後 Crixus 被羅馬軍隊消滅,Spartacus 北上多次打敗羅馬軍隊直抵義大利中部,部分奴隸經由海路逃出羅馬的勢力範圍,Spartacus 卻回頭向南繼續和羅馬軍作戰。

Kirk Douglas
說到這裡,應該回顧一下前面龐培和克拉蘇的故事,想娶羅馬這個寡婦的話,最好的辦法就是先和元老院談好條件,然後站出來鎮壓 Spartacus 事件,兩人當然不願錯過這個機會,兩人南北夾擊,在義大利最南部將 Spartacus 殘餘軍隊打敗,還將最後俘虜的 6,600 人全部釘在十字架上殺雞儆猴。

這個故事在 19 世紀共產黨崛起之後被廣為推崇,也成為 20 世紀大多西方國家歷史教材不可或缺的章節,1950 年代正逢以羅馬帝國為題材的古裝片盛行之際,年輕導演 Stanley Kubrick (1928~1999) 1960 年將這部片搬上銀幕,或許當年台灣片商不懂這個故事的象徵意義,片名訂為《萬夫莫敵》。另外電影版的時間不夠,Crixus 內鬨的片段被全部跳過,倒是加進了未證實的女奴 Varinia,把 Spartacus 起義的原因一半歸於兒女私情,不過比起其他羅馬古裝片,這部片的真實性還算是相當高。

L: John Gavin, R: Charles Laughton


這部片眾星雲集,飾演 Spartacus 的是至今仍健在Kirk Douglas (1916~2020),把他釘上十字架的克拉蘇由演莎劇出身的 Laurence Olivier (1907~1989) 飾演,在《暴君焚城錄》裡演昏君尼祿的 Peter Ustinov 在這片降格演訓練 Gladiator 的商人,其他還有 Jean Simmons, Tony Curtis, 早逝的 John Dall (1918~1971),還有曾經被預測要選美國總統的 John Gavin,但是演技最突出的莫過於英國老演員 Charles Laughton (1899~1962),他飾演元老 Gracchus (這是一個謬誤,起義發生時 Gracchus 早已去世),拼命阻擋克拉蘇要娶「老寡婦」這件事,他真是演什麼像什麼,看過一大堆老電影之後,能讓我有此感受的就是他和 Edward Robinson (1893~1973) 兩人,這兩個外表不出色完全以演技取勝的老演員以後還有很多機會提到。

Spartacus 影片簡介

2008年1月17日 星期四

大幻影 -- 1937

如果要接觸歐洲電影的話,二戰前後 30~40 年代幾位大師的寫實作品應該會比 60~80 年代的「藝術電影」更容易接受,例如德國籍的劉別謙 (Ernst Lubitsch, 1892~1947)、法國的尚雷諾 (Jean Renoir, 1894~1979)。或許可以再加上俄國的艾森斯坦 (Sergei Eisenstein, 1898~1948) 。

1930 年之前電影並非美國獨門的強項,除了上面這些人,別忘了名導演 Alfred Hitchcock, Billy Wilder, Fritz Lang, Erich Pommer,  Otto Preminger,  Josef von Sternberg, Anatole Litvak 還有 Miklos Rozsa, Franz Waxman, Max Steiner, Erich Korngold 等幾位配樂大師也都是原籍歐洲各國的電影人才,1930 年代有聲電影出現,加上納粹的威脅讓歐洲專業人才大舉移民美國,二戰後的歐洲電影元氣大傷,也讓美國崛起成為電影大國而且直到今天。

1937 年法正值國政情不穩時期,曾經參與一次大戰的導演 Jean Renoir 做了最有名的反戰作品《大幻影》(La Grande illusion),當時希特勒已經上台三年,實行排猶條款兩年,因為歷史因素使得法國人對英國人的提防程度要超過德國人,因此這部片劇情加入了法國人 Pierre Fresnay 和德國人 Erich von Stroheim 幾乎神話的君子之交,歷經一次世界大戰的 Jean Renoir 如此拍攝有倡導法德兩國和平之意,藉此向納粹政府示好。

(L) Pierre Fresnay, (R) Erich von Stroheim

敘述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三位被德軍俘虜的法國空軍軍官被拘禁在德國境內 12 世紀建的古堡裡,出身貴族的法國飛行員軍官 Pierre Fresnay 堅持騎士風範不願逃亡,剛好遇上了因重傷轉任行政職的德國飛行軍官 Erich von Stroheim,兩人職位相等觀念雷同,名曰囚禁不如說是用古堡招待戰俘。但是出身平民的無神論者 Jean Gabin 和猶太裔的 Rosenthal 就不吃這套了,雖然德國遵守日內瓦公約對待戰俘,兩人還是想越獄,歷經多次失敗後還是逃出古堡,Jean Gabin 逃亡過程中他愛上了一個德國寡婦,幾經掙扎後還是離開寡婦前往瑞士尋求庇護。

Marcel Dalio
飾演德國軍官的 Erich von Stroheim 就是《日落大道》裡 Gloria Swanson 的前夫兼管家,他飾演打下 20 架飛機的空軍英雄,騎士風度的 Erich von Stroheim 並以高級餐宴款待被他打下的法國資深軍官,後來他重傷無法重返戰場被派去管戰俘,他寬鬆的管裡也導致了法國人逃亡成功,和美系電影裡的德國人的醜惡形象完全不同。

飾演潛逃成功的無神論者是法國名演員 Jean Gabin (1904~1976),中譯為「尚嘉賓」,算是法國電影史上的最重要男演員,年輕時長像就像是法國版的 Burt Lancaster,我久仰他的大名,Jean Gabin 能夠在法國得到尊敬另一個原因是他二戰期間不為德國人或維琪 (Vicky) 政權效力,也不是逃到英國或美國西岸演戲,而是到北非加入戴高樂將軍領導的自由法國 (France Libre) 政權,Jean Gabin 以軍人身分為反共法國做準備,這次是第一次看到他演的電影。另一位飾演猶太士兵的 Rosenthal 的 Marcel Dalio (左圖) 的故事也非常有趣,他是當時法國著名的猶太裔演員,德軍入侵法國時手冊裡的「標準猶太人」就是 Dalio 的照片!所以二戰爆發時 Marcel Dalio 必須逃往美國,1942 年他曾經在著名的美國片《北非諜影》演出賭場工作人員。

第一次世界大戰始料未及的壕溝戰算是法國歷史上最慘重的資源耗損,要看戰場上的故事推薦看《西線無戰事》(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或《光榮之路》(Paths of Glory)。

《大幻影》這種以戰俘逃亡為主題在 1938 年算是全新的題材,因此在美國票房甚佳,甚至被羅斯福家族指名稱讚。後來好萊塢電影《戰地軍魂》、《第三集中營》片中的挖地道逃亡、處理廢土、戰俘表演、用歌聲掩蓋工具聲音、戰俘和德軍比唱軍歌....等,都可以看出一些抄襲自《大幻影》的片段,《北非諜影》導演 Michael Curtiz 更直接承認合唱馬賽曲那一段是從《大幻影》學過去的。

《大幻影》這部片戲外的故事比戲內還要精采,前面提過 Jean Renoir 拍此片有倡導法德兩國和平之意,然而德國人卻不領情,1940 年入侵法國之後戈培爾指名這片為 Cinematic Public Enemy #1,電影的原拷貝應送回柏林銷毀,德國文化部並宣稱已順利銷毀。



1945 年俄軍占領時柏林卻意外發現這部片的原拷貝並未受損!原來是德國文化部有電影愛好者偷偷保存著。不過俄軍並不了解這部片對法國人的意義,先將拷貝帶回莫斯科,經過 20 年在 1964 年將原拷貝以物資交換之名轉給法國電影圖書館 La Cinémathèque de Toulouse,不過已經死心的法國人沒想過這部片仍存在世界上!

直到 1998 年美國 Criterion Collection DVD 公司和法國電影圖書館合作,美國人詳細整理後才發現《大幻影》的原拷貝仍存在圖書館的角落裡!不過導演 Jean Renoir 來不及聽到這個好消息已經在 1979 年去世,這部黑白片稍做整理後 1999 年在美國戲院重新上演,也讓《大幻影》這部片在我這類影迷的心中蒙上一股神秘面紗。例如 Madonna 看過之後就表示她是這部片的影迷,並在個人攝影集裡模仿女主角 Dita Parlo (1908~1971) 的髮型。

2008年1月9日 星期三

頭城海岸



補上這三張是用 Sigma 70~300mm 拍的,我的習慣對長鏡頭的使用率不高,也因此只買個 Sigma 的貨給自己「心安」,接下來三月會有機會去花東海岸以及日本,到時再好好練一下。

2008年1月6日 星期日

Canon 10~22 mm f/3.5~4.5 廣角鏡頭

昨天痛下決心去敗下 Canon 10~22mm 這支廣角鏡頭,今天就呈現過去我無法拍出的照片,關於攝影的學問還需要多研究多實驗。










現在對這支廣角鏡頭的光線還不熟悉,Av 的補償或扣除還在摸索階段,加上今天下午東北海岸有時多雲有時出太陽,造成有些照片的光線太暗,未來將漸漸熟悉操作。